第101章 三章合一(第4/7页)

许如意笑着说:“谢厂长,真的是没想到您能过来。”

谢璋一听就明白许如意的意思,这是他来的太突兀了,谢璋笑着说:“是,应该事先打个招呼的,不过我们厂彩电生产线终于投产成功了,我心里实在是太高兴,忍不住就开车过来了。许厂长,我真的太谢谢你了。”

都是干制造业的,自然明白新产品上线是怎么样的激动。更何况,人都在这里了,许如意怎么也要听听他的说法,直接坐了下来,“恭喜了。不过,我怎么记得,81年咱们见面的时候,你就说要买彩电生产线,怎么现在才上线?”

彩电生产线这两年全国引进的越来越多了,大概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谢璋这边也有点太长了。

哪里想到谢璋说:“这是第二条了。”

许如意愣了一下,谢璋才说:“那年从燎原厂回去,我就记住了你的话,一定要尽快。我们厂资金还算充足,外加我说服了上级单位同意贷款,我又在跑业务的时候,认识了一个香港人,他专门做二手设备交易,就拜托他从日本购买了一条二手生产线。”

随着他的诉说,有些记忆就复苏了。

许如意想起来当时自己的确说彩电生产线价值不菲,对他是否有资金有点质疑,这才知道,原来他打的是这个主意,真是够灵活的。

但显然这条生产线出问题了。

没等许如意问,许吉祥已经开口了,“那怎么没投产?没买回来吗?”

谢璋长得很是阳光,用许如意来看,有些像是她那个年代的阳光大男孩,不过此刻,他眉头皱了皱,露出一些不屑的表情:“买回来了,而且速度很快,因为是淘汰的生产线,就是成品,我专门带人去了一趟日本,确定是完好的后,就签了合同,付了钱,盯着装运的。”

了解二手市场的许如意不由给谢璋点了赞,多少夏国引进设备问题就出在运输上——不是运输有问题,而是在起运前没有自己检查,很多设备都是有问题的,不事先查明,运到夏国准备装机才发现,后面全都是扯皮。

这个谢璋现在看也就是二十六七的样子,那会儿更年轻,却很老练。

但她也意识到,应该不是设备的问题。

果然,谢璋说道:“一个月后,就到了码头,我们拿着单子去取,结果发现已经取走了。”

“什么?”许为民都惊讶的出了声,许吉祥也说,“怎么可能?”

谢璋点头道:“原则不可能,但实际情况就这么发生了。后来查才知道,我们市里的一家纺织机械厂将设备运走了,而且是市里的决定。我去讲道理,人家跟我说,我们厂的规模太小,人员水平也差,这么一条生产线放在我们厂,完全是浪费的,所以市里决定,还是给了市纺织机械厂。”

“凭什么呀?!不是你们付的钱,贷的款吗?姐!”许吉祥问道,“这是不对的吧?”

许如意只能说:“有些时候不能以规定来论。”

谢璋直接笑了,“可不是吗?设备已经拿走了,人家那是上千人的大厂,我们厂才二百多人,打架都进不去大门,抢也抢不回来。可后来说本金补给我们,可这生产线我是花了人情的,自然便宜,那点钱,又给的不及时,我们厂直接就倒闭了。”

居然倒闭了?!许吉祥和许为民都经过燎原厂要倒闭分流的阶段,一下子心就提起来。

许如意也问:“真倒闭了?那你现在?”

谢璋点点头:“是,我直接没有接受分流,出来办工厂了。好在我这些年东倒西倒挣了一些钱,尤其是□□镜那阵,攒下了不少家底。”

一提这个,许吉祥摸了摸鼻子,原来是同道中人。许如意问:“你办得电视机厂?”

谢璋点头:“是,一开始没钱上彩电,幸亏那会儿去日本的时候,跟他们老板留了联系方式,我知道他们还有很落后的黑白电视生产线,我想办法买回来了,只能生产12吋黑白电视。其实这个电视,这两年在城里根本没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