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诸王的小算盘(第2/4页)

最后田亩收获之时,会由官府派人监督,当场称量,最后,除了佃户本身留下的部分之外,剩余的所有粮食会先进入地方官府的粮仓,然后,先扣掉应缴纳的赋税,再补藩王的田租。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杜绝了藩王借皇庄收买人心,扩张势力的可能,当然,作为出钱的一方,藩王们因此而得到的权利就是,可以派王府官监察这个过程,同时,在发现地方官府或者矿税太监有不法行为时,可以直接禀奏皇帝,也算是起到了相互监督的作用。

平心而论,这套框架当中,于谦是加了一些自己的私货在里面的,比如说,地方官府掌握了王府和矿税太监之间的沟通,也截住了最终对于收成近乎全部的分配权,将实质性的主导权,让渡到了地方官府的手中,这和当初于谦进谏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不过,虽然基本一致,但是,于谦也并没有完全坚持自己的想法,有朱祁钰的圣旨压着,他还是做了让步,保留了矿税太监的经营权和藩王的监督权,形成了如今的三方相互辖制的局面。

掺了私货是真的,但是,完善了皇庄的运行也是真的,所以,朱祁钰就没有干预,一直让皇庄就这么运行了下去。

只是,如此一来,藩王们未免有些吃亏,就像刚刚周王所说的,官府来最终分配,那么,首先肯定是要先保住朝廷的赋税,剩下的部分,才考虑藩王的田租。

可是,这几年来,天灾连绵,不少地方的收成锐减,所以,在官府留下了应缴的赋税之后,最终真正到藩王手里的田租,其实寥寥无几,当然,也不是不给了,就是欠着……然后欠着欠着……嗯……

这种情况下,第二年藩王还是得出钱买种粮,并补上消耗的农器,耕牛,说是尽心竭力,的确并不夸张。

所以,周王刚刚说的,是诉苦但也是实话,事实上,如果不是可以借皇庄的机会,让他们身上的诸多限制都有了变通的余地,恐怕早就有藩王出言抗议了。

当然,这种局面也只是暂时的,人们往往会忽略自己所得到的,而只看到自己付出的。

事实上,这次年宴上,那些藩王已经有人开始对此颇有微词,开始向朱祁钰抱怨地方的官府,只不过,因为后来太上皇闯宫的事,他们的话只开了个头,就没有继续下去而已。

而如今周王等人前来,看来是想要找一个,可以两者兼顾的法子……

眼瞧着朱祁钰挑破了话头,周王等人对视了一眼,随后,鲁王开口,道。

“陛下爱重宗室,臣等自然知晓,既然陛下这么说了,那臣等就斗胆直言。”

“臣等听闻,此前皇店派商船出海,收获颇丰,随后朝廷开放海贸,命市舶司挑选官商,准朝中各家勋贵出资,由皇店统一进行贸易,臣等便想着,陛下是否同样能够准臣等派商船出海,其所得之财货,可以弥补皇庄靡耗,也算是为皇庄能够继续运行做保障。”

看得出来,鲁王等人还是很谨慎的,不仅前面铺垫了一大堆,而且,最后还扯出之前朱祁钰允准勋贵参与的先例来增强说服力。

事实上,不仅是鲁王,这番话说完之后,其他的几个藩王,也纷纷有些紧张。

从表面上来看,以他们藩王的身份,要几个官商的名额,根本就不算什么,小事一桩而已。

甚至于,就算是他们不来跟朱祁钰说这件事,自己私下找些有实力的商人,托人给地方官传个话,负责海贸的官员们,也不会因为这个得罪一帮藩王。

但是,他们还是来了宫里,说了这么一大堆的理由,来走皇帝的关系,这其中,当然是有原因的!

来求圣旨和私下去办,虽然说,都能达到目的,但是,这其中的意义却决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