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2/3页)

马慧敏十分赞成她去大排档帮忙,还叫周涯多照顾妹妹,别让她太累太辛苦。

方珑倒是不怕累不怕苦,只要周涯给足工资就行。

因为张秀琴生病请了几天假,所以前几天稍微忙了点,还有人听说“阿哑”来了位漂亮小妹,专程来店里吃饭。

阿丰总会在适当的时候跳出来,提醒客人这位漂亮小妹是老板家属。

知道这层关系在,大家开起玩笑也稍微客气一些,没往有颜色的地方带。

张秀琴病愈来上班,见到方珑惊讶不已。

晚饭高峰期过去后,她找了个空档,趁着周涯在档口前抽烟的时候走到他身旁,说她老家有一堂妹刚职高毕业,想来庵镇投靠她。

“本来小梅走了,我想让我那堂妹来试试看的,没想到……”

张秀琴回头瞄一眼,那女孩正和阿丰坐在一块儿,两人看一本杂志,时不时大声说小声笑。

她收回目光,继续说:“没想到表妹会来店里帮忙。这厅面的活儿可不简单,她做不来的吧?”

周涯望着对面街的路灯,言简意赅道:“她做得还行,没拖后腿。”

张秀琴一噎,嘴角笑容微僵:“但她应该只是这段时间来帮帮忙,没法干长久的吧?”

“不知道。”

身后的那两人又在嘻嘻哈哈,周涯心生烦躁,咬着烟,含糊骂了句:“笑个屁。”

张秀琴没听清:“啊?”

周涯长吸一口,吐出烟才说:“年后让你堂妹来试试看,合适就留下。”

张秀琴眉毛扬起来,开心点头。

那边厢,方珑的注意力总让不远处的男女吸引过去。

方珑听不见周涯和张秀琴在聊什么,只觉得他们站得很近,两人背影被暖黄灯光温柔包围,很是温馨。

男的宽肩窄腰,女的身材窈窕,站在一块儿,还挺像一对……

阿丰察觉到她的视线,循着望过去,忽然冒出一句:“话说,以后你说不定要喊秀琴姐一声‘嫂子’呢。”

方珑倒抽一口凉气,双眼睁得大又圆,声音压低,但语气激动:“她、她她和周涯?!”

阿丰挤眉弄眼地笑:“秀琴姐喜欢你哥啊,这事大伙儿都知道,虽然你哥没明讲,但我觉得是迟早的事吧。”

方珑不知不觉地松了口气,甩一个眼刀给阿丰:“你别瞎造谣好吧?”

“别冤枉我啊,这不叫‘造谣’,这叫‘预测’。”阿丰食指搓拇指,做了个数钱的手势,“要不我们来开个赌局?”

“赌什么?”

“赌你以后用不用喊秀琴姐一声‘嫂子’咯。”

方珑胸腔又鼓又胀,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丢下一句“赌你个大头鬼”,起身去干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方珑已经习惯了大排档细琐繁杂的工作,和档口员工们也相处得不错。

偶尔有稍微难缠一点儿的客人,她四两拨千斤也能应付过去。

她每天最期待的是晚上的两顿员工餐,丰盛得让人发指,尤其晚上饭市前的那一顿,六菜一汤,有鱼有肉,偶尔还会出现龙虾鲍鱼。

方珑边吃边想,周涯这样真能赚到钱吗?

她会骑车上班,周涯也是,收铺后,两人一条路回去。

一般她开在前面,周涯跟在后头。

从后视镜里,她总能看见周涯的摩托车头灯。

和在黑夜里一闪一灭的红点。

临近春节,出外打工的镇民逐渐回流,小镇街上出现少有的车水马龙,街铺张灯结彩,节日气氛一天比一天浓。

大排档生意好得不行,每天傍晚还没开始营业,就已经有客人上门。

还多了不少外地车牌的游客。

方珑不解,不明白怎么会有人愿意驱车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专程来这犄角旮旯的小镇吃一顿夜宵。

后来听好几个客人说,他们是从微博上看到一个美食博主发的文,专门找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