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第2/3页)

既然来了,索性一网打尽,方可一劳永逸。

单手覆上舆图,白皙的手指张开,按住既定的战场,缓慢向内收拢,如同攥住敌人的脖颈,一击毙命。

“马桂。”

“仆在。”

“取信鸟来。”

“诺。”

马桂躬身领命,迅速退出门外。

林珩铺开一张绢,提笔写成短信,在末尾落印,准备送去伏波城。

“此战顺利,无需旬日,即能与君重会。”

不到片刻,马桂去而复返。

林珩亲手将绢系到信鸟背上,托起信鸟来到门前,在廊下放飞。

夜色将尽,晨光朦胧,天边隐隐泛起鱼肚白。

林珩站在廊下,仰望信鸟飞上天空,振翅消失在云后。

“大争之世,进则胜,退则败。既行霸道,再无后退余地,必当急流勇进,一往无前。”

晨风掠过庭院,转瞬穿过廊下,鼓振一双袖摆,似展开的鸦翼。

冠缨随风飘起,短暂遮挡眼前。

金光映入眼底,黑眸幽暗,仿佛两弯寒潭,深不见底,森冷彻骨。

城外军营内,篝火燃烧殆尽,残存烟气袅袅,很快被风吹散。

智渊等人回到营内,大多整夜未睡,一直忙碌到天明。

扈从军营地内,羌夷首领眼下挂着青黑,却无半点困倦,反而精神头十足。

选拔外出的勇士时,两人的声音异常洪亮。

“此去楚地,必有大功!”

前车之鉴不远,众人皆知此去凶险,但无一人退出,反而各个争先。

见状,羌夷首领露出满意的神情。选定人手后,抓紧吩咐几句,就命人打开营门,亲自率领部众出发,前去与氏族的队伍汇合。

大诸侯国交战,战书必由氏族递送。

经过一番商讨,壬章奉命出使,持战书前往寿申城。

随行有五百甲士,全是从新军中调拨,身手不凡,战场上能以一当五。

羌夷勇士跟在队伍后,表面上充做护卫,实际的职责是在城下叫骂。若楚军不应战,就要发挥看家本领,日夜骚扰楚国边境。

队伍集结完毕,林珩亲自出城相送。

壬章下车行礼,从林珩手中接过战书和符节,正色道:“君上放心,臣此去定不辱使命!”

话落,壬章再拜,转身登上马车。

“出发!”

城头传来鼓声,城下响起号角。

千余人的队伍从临桓城出发,一路疾行,直奔楚国边城寿申。

队伍过处,甲士按计划宣扬战书。

待壬章抵达寿申城下,战书经过口口相传,内容广为人知,赶来助战的附庸国也全部听闻。

“晋侯邀楚侯战于野。”

众人的目光聚向寿申城,都很想知道楚侯会否应战。

寿申城下,面对紧闭的城门,壬章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命人上前叫门。

“晋君遣使,下战书楚侯,速开城门!”

甲士策马上前,声音洪亮,一字一句清晰传到城头。

女墙后似有人探头,不多时又收了回去。

壬章在车内安坐,甲士轮番上前叫门。

楚国迟迟不回应,叫门的换成扈从军,嗓门更高,一刻不停,城门不开誓不罢休。

时间过去良久,门后终于有了动静。

城头响起三声重鼓,厚重的城门向内开启。

一名高冠博带,单耳悬金环的楚国氏族驾车行出,车后跟随百名甲士,迎壬章一行人入城。

“未料晋使前来,有失远迎。君上宣见,使君请。”来人行至近前,表现得彬彬有礼。脸上皮笑肉不笑,话中绵里藏针。

他故意侧头看向甲士身后的羌夷,讥讽道:“晋守西境四百年,未想真与羌夷为伍,奇也,怪也。”

壬章目凝霜色,寸步不让,与之针锋相对:“不及楚国。昔楚共公伐申,申君言己无罪,楚共公自称蛮夷。坦然自若,不拘小节,天下无出其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