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小打小闹?(第2/3页)

单是灶台下烧火的就有三个人,分别控制不同的火势。

灶上有大大小小七口锅,三主四副,用来烹制不同菜品,或是保持温度,以便于能一起上菜。

这厨房的规模,用具,食材的繁复程度,让宋然大开眼界。

后厨的灶台旁,站了个四十上下的厨子头目,体型微胖,此刻已经亲自上手,颇为忙碌,胖脸上微微见汗。

蔬菜,肉类和其他辅料交融的鲜香味,充盈在空气当中,让人不觉间变得饥肠辘辘。

后厨的房梁上,还蹲着送信回来的大猫,宝石似的猫眼眨也不眨的盯着锅里的菜,嘴角两条口水流的老长。

除了大猫,灶台旁还站着虎背熊腰的大丫鬟熊三。

一人一猫,神色热切的等着开饭。

熊三听到动静,从灶台旁回头:“公子,中午吃你教过做法的那种丸子,客人也要一起吃吗?”

询问客人是不是也要一起吃时,熊三脸上掠过浓浓的担忧之色。

客人要是分一份,她肯定就要少吃。这客人来得不是时候,专门赶着吃东西的时间。

“公子!”

后厨众人齐齐执礼。

“公子要在哪用午食?”府内管事严契过来问。

“去暖亭吃吧。”霍去病说了一句。

后厨隔壁有个小院,面积不大,但长廊回转,廊下还有个观景池,几尾肥头肥脑的鱼儿在其中自由自在的游曳。

水池旁种满了草木。

院内清幽雅致,是处让人心情放松的好地方。

“你也一起吃?”霍去病在院内中央的亭子里落座。

宋然下意识的客气了一句:“我来之前吃过了,霍侍中可自用。”

等食物端上来,宋然眨眨眼,后悔了。

主菜炖煮的是一种她没见过的雪白丸子,配上青翠的绿叶菜,端上来的一瞬,鲜香的味道就扑面而来。

这丸子做的非常考究,用海上捞的活鱼,放在盛有海水的桶内,千里迢迢运到长安,造价极高。再用鱼肉去骨打成泥,加瑶柱,贝类,虾肉,又用黑面郎(猪)的皮起到黏合增加胶质的作用,调味后制成丸子,入口弹滑,有嚼头而又很细腻。

吃下一颗后许久仍唇齿留鲜。

霍去病和大猫各拥一碗,吃的津津有味。

一人一猫跟比赛似的,没一会就干掉两大海碗鱼丸和四色小菜。

宋然表面上目不斜视,表情冷漠的站在霍去病身侧,其实已经有些控制不住口腔翻涌的分泌,悄悄咽口水,迫不得已开始自我催眠:我不饿,那等腥膻之物,必然极难入口……

终于,霍去病吃完了,回头问:“你确定不尝尝?我这里的厨子,手艺不错。”

宋然暗自咬牙,以莫大毅力摇头拒绝,嘴巴差点不听使唤,‘给我也来一碗’险些冲口而出。

吃过东西,霍去病和宋然谈完后续要做的事,遂让她自行去忙。

霍去病也离开了府邸。

……

汝阴侯府,前殿。

平阳公主居中坐在主位,下左侧位是一个清瘦的老者,山阳侯张当居。

他是上一任九卿之一的太常。

因为推动太学之事,择取弟子时任人为私,进行舞弊,被检举查办,罢官判了四年徒刑。

但他既有侯位在身,朝中又有儒家一脉的群臣联袂保他,遂在家服刑,相当于囚禁,不许离家。

不过平阳公主召见,事情就另当别论。

张当居欣然而来。

他身穿褐色汉服,腰间坠饰华丽,脸型瘦长,但褶皱很深,眼睛被挡在深陷的眼眶下,看起来有些阴鸷。

“长公主叫我来,有何事?”张当居面色平和。

“你儒家一脉这几年始终在推动太学的事?”平阳公主问。

张当居暗忖当年陛下登基便有长公主奔走之功,她在宫内亦是消息灵通:“我等确在推动太学相关事,此举于我朝实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