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犹怜草木青(8)(第2/5页)

她想阿爹对她说,“不过就不过了,跟阿爹阿娘回去。”

孙三娘轻笑着跟折绾道:“阿爹说着说着还哭了。我这是第二次见他哭。”

第一次是她出嫁的时候,她梗着头不愿意瞧他,直到花轿抬了起来才后悔的撩起帘子去瞧,正好看见他在哭。

但那次,他再哭也没有说让她不嫁。

这一回,他再哭也没说让她跟着回家。

孙三娘就什么都不愿意去细究了,道:“也许,孙家从嫁我的时候就开始破落了,但我不知道而已。”

“我这么想,心里就好受很多。”

折绾听她说这些,听得心里闷。良久之后也不知道要说什么话去安慰,只在最后说:“且行且看,且看且宽心吧。”

她喃喃道:“最后无论怎么样……我和玉岫都保得住你。”

……

折绾回去之后闷闷不乐,刕鹤春一瞧就知道她这副神色不是从越王府或者宋家回来的。他规劝道:“你不要跟着掺和勋国公府的事情,如今孙家老大人和老夫人都来了,那就是两个家族的事了。”

之前玉岫和折绾帮着在外面奔走相告可以说是帮孙三娘出气,但如今再去帮着,便要叫勋国公不喜了。

折绾当然知晓这个。她只是觉得不舒服而已。刕鹤春却好心情的站在窗边看那一盆十八学士。

这般的茶花难养,但折绾竟然能养出七八盆,实在是难得。而后透过窗户看外面,发现外头只有蔷薇花和折绾放在各处角落里面的盆栽。

如今四月天,京都桃花开得正好,他是极为喜欢的,道:“不如你在院子里面也种一些吧。”

折绾:“桃树不能在庭院里面种,古人有云,桃性早实,十年辄枯,是短命花——你要是喜欢,便去外头种。”

刕鹤春:“那还是算了吧。”

他如今听不得短命两个字。

折绾抬眼看他,“你这是写信给三弟了?”

刕鹤春脸色一僵,“你怎么知道?”

折绾:“瞧你这高兴的样子。”

刕鹤春确实很畅快。他跟三弟确实关系不好,母亲让他写信去说和他还不愿意。但还是不好拂了母亲的好意,于是忍着气下笔去写,谁知道越写心里越顺畅。

他在信里面指出三弟的不对:三弟妹日夜操劳养育孩子,你如今说要走就要走,想过母女分离之痛么?又想过两个孩子离开母亲之后,母亲有多难受么?

母亲已经哭了数次了,都是因着你不肯低头。父亲也对你颇有微词,你也该多写信回来给他。

他泼墨挥笔,洋洋洒洒,越写越有精神,共写了一上午的信——一个信封是装不下的,足足用了三个信封才装下去。

他如今修闭口禅,这些话不能对外说,对父亲说显得他不稳重,对母亲说他也不愿意,只能对折绾吐露吐露。

他道:“你长姐也不喜欢三弟。”

折绾本是不愿意听的,但他开口就说长姐,折绾不得不停下来听一听。

刕鹤春便来了兴致,道:“他和我别苗头,对你长姐就有偏见。”

折绾其实一共也没见过这位三少爷几次。不仅是她,宋玥娘其实也很少见刕鹤悯。

两人年少成婚,宋玥娘生下孩子一年刕鹤悯就离开京都去湖州任职了。

当时孩子小,宋玥娘不愿意孩子受颠簸,便带着孩子一起留在了京都。

然后就再不愿意去湖州。

折绾最开始很是不懂她。说她喜欢刕鹤悯吧,她一辈子也没有去过湖州。说她不喜欢吧,她又能时常三天一封信,嘴边常常挂着。

后来折绾跟她关系没有那般僵硬了,宋玥娘还道:“我给鹤悯又送了个妾室过去,希望能照顾好他。”

她是一点妒忌心都没有的。

折绾没忍住问:“可你不去,那边的妾室都要做少夫人了。”

宋玥娘就憋了一脸的不快,觉得自己被落了面子,但还是道:“我去湖州做什么?那边离京都多远,我父母兄嫂都不在,刕鹤悯欺负我,都没人给我做主。我又吃不惯那边的东西,还不如留在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