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4/5页)

  咔嚓一声,相机定格了这一刻实验中学高三文科(3)班全体师生的笑脸。在以后的流年去去中,这张曾经新鲜出炉的毕业照渐渐成为一帧陈旧泛黄的老照片,用它静止的画面无言地诉说着昔日的青春与年华的流逝。

  一个星期后,冲洗好的毕业照发下来了。全班同学人手一张,塑封的照片上印着一行烫金字体:实验中学2000届高三文科(3)班毕业留念。这张毕业照正式拉开了高中生涯结束的帷幕,三载同窗一朝离别已然在即。照片拿在手中,每一个同学脸上都浮出或多或少的伤感——很快,大家就要彼此说再见了!

  6月30号,是实验中学高三年级最后一天上课。高三至此,将要划上最终的句号。

  这天很多学生都到得特别早,上课的纪律也特别好。上午最后一节课,班主任动情地说了很多话。有抚今思昔的临别感慨;有迎接高考的鼓励加油;更有给全班同学的美好祝福,祝每个人都将有属于自己的锦绣前程。很多女生听得眼圈红了,包括秦昭昭。

  下午各班集体大扫除,这是在一起生活了三年的同学们最后一次集体劳动。大家都很卖力地打扫教室,扫地的扫地,抹桌子的抹桌子,擦地板的擦地板等等。

  秦昭昭负责擦窗玻璃,一开始于倩在一旁给她打下手,后来林森跑来抢着替她拧抹布,于倩便笑吟吟地走开了。他拧了抹布递给她后,突然问一句:“你还记得那次擦窗户的事吧?”

  这话问得很没头没脑,那次是哪次呀?秦昭昭在学校参加大扫除时不知擦过多少次玻璃。但她却一听就懂,因为林森爬上窗台时,她也触景生情地联想起那次她擦玻璃正好赶上他“不慎坠落”,下意识伸手拽住了他——脸上顿时一红,当时她为自己触摸了男生的手腕而赧然,而今想起赧然依旧。

  她的赧然,让林森知道她明白他这句没头没脑的问话,马上咧开嘴笑了。她记得,他就知道她会记得——和他一样铭记,和他一样不会忘记。心喜悦地跳动着,原本还想说更多,转念一想,高考只剩几天时间了,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分她的心。便咽回涌到嘴边的话,转过话题:“我看了你的志愿表,你想去上海读大学吗?”

  他之前的问题让秦昭昭胀好着脸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这个问题则好答得多,一点头:“嗯。”

  “上海的学校很难考呢,不过我相信你一定能行。还有最后一星期的时间,加油哇。我预祝你高考成功。”

  秦昭昭笑了:“谢谢你。”

  她现在特别喜欢听这样的话,“一定行”“成功”,她需要这样良好的心理暗示来肯定自己的信心。

  高考前三天,秦妈妈特意停了工,每天在家为女儿变着法子做饭,保证她的营养。有天突然包起粽子来了,还非要叫秦昭昭也来亲自动手包一个。

  她十分不解:“妈,端午节都过了怎么还包粽子啊?”

  “昭昭,包粽是‘包中’的意思,快点洗手来包一个,讨个好彩头。”

  她忍不住笑:“妈您平时没这么迷信啊!”

  “迷信又怎么样,有个好彩头沾一沾总不是坏事。乖了,快点来包粽子。”

  她听话地洗手包粽子,的确,有个好彩头沾一沾总不是坏事。就算是迷信,如果迷一迷信一信能让人觉得信心满满把握十足,那么迷信一下又何妨?

  7月7日,为期三天的高考终于来了。这天秦昭昭起得格外早,早餐后,收拾检查带好一切要进考场的东西,她在父母的陪同下前往考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