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困境(第2/2页)

“让我说什么好,咱这戏眼看着就要拍完了,人家演员都能撑下去,你们倒是撂挑子了,你们真这么打算的?”姜文郁闷道。

剧组里大部分人都点头表示认同,剧组处在了散伙的边缘。

“那行吧,我先垫着,这下总能开工了吧。”姜文答应道。

就这样,姜文自己掏腰包应付剧组的日常开支,刘晓庆也拿了一部分,凑了大概100万人民币出来,电影继续拍摄。

后来从香港传来消息,文隽没有跑路,只是没找到投资商,他和香港的一个叫王京的导演合作,正在拍情色片筹钱。

在香港,来钱最快的就是这种片子,十几天就能拍一部,在影院上映后就能收钱。

文隽不仅是编剧,还做演员,算是为艺术而献身了。

看来姜文的感觉没错,这个香港人还是靠谱的,没有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剧组仍然陷入缺少资金的困境。

文隽不在,林子轩竭力的维持着剧组的运转,能赊账的绝不去付款。

据说《阳光灿烂的日子》拍摄过的外景地,以后再有剧组去拍戏,人家都要先收钱,绝不赊账,就是怕再被坑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林子轩也没有办法。

当初说好的姜文的导演片酬是10万港币,林子轩的片酬是六万港币,现在都没影了。

他倒是不缺钱,但手里也没什么钱,几万块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是杯水车薪,好梦公司想要盈利还要几个月的时间呢。

有一次,林子轩和文隽通电话,文隽特意问到一件事。

“轩仔,开机仪式上准备的烧猪切的时候有没有从头削到尾?”文隽郑重道。

“没有吧,这有什么讲究么?”林子轩疑惑道。

这是香港那边拍电影的习俗,内地的人不大懂,当时就是按照文隽的交待随便糊弄一下了事,谁会记得那么多细节。

“难怪这部片那么不顺,要从头削到尾才能顺顺利利啊。”文隽感叹道。

林子轩颇为无语,这香港人真有意思,总能找到借口,也可以说大家开机拜神的时候不虔诚,不过香港人就信这个。

“再坚持几天,过几天就好了。”姜文不断的给自己打气。

他还在硬撑着,每天继续拍戏,只是按照眼下的状况,离停机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