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搏一搏(第2/2页)

张艺谋在电影圈混迹多年,熟悉里面的各种规则,看到这种修改意见就知道这片子通过审查的希望不大,也就是私下里被枪毙了。

总局不会直接下文件说禁映,只说是需要修改。

在电影圈,张艺谋的人脉比林子轩强大。

林子轩能打听到的事情他同样知道,甚至很清楚是哪些人向总局告的状。

这么多年下来,他总会在有意或者无意中得罪一些人,比如在选角上没有用某人推荐的演员,也可能某次发言有映射某位老前辈的嫌疑。

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与人接触,难免会产生矛盾。

有人处理的圆滑一点,矛盾就少一点,有人性子直一点,得罪的人就多一些。

张艺谋不想接受这种结果,这毕竟是一部花了300万美金的片子,他花费了心血,对片子抱有极大的期望。

他期望拿奖来证明自己,更不能让投资商赔本。

像这类艺术片想要卖个好价钱,只有参加国际电影节才能引起全球片商的关注。

欧洲三大电影节,法国戛纳的规模最大,片商最多,所以投资商才想让《活着》参加戛纳电影节,以张艺谋的名气,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完全没问题。

只要拿了一两个大奖,就会受到片商的青睐,这部片子的成本就赚回来了。

不过没有通过总局的审查私自参加国外的电影节,这是违规行为。

张艺谋不由得想起了田状状,八年不能拍片的处罚实在是太严重了,他承受不起。

他思考良久,想到了一个办法,从现在开始他要保持低调,不对《活着》发表任何意见,不出席任何活动,就在家里呆着。

与此同时,让台湾的投资商把片子送去戛纳,他不去戛纳,不参与任何和戛纳电影节相关的事宜,就算是片子真的获奖,他也要继续低调下去。

到时候,他可以说自己毫不知情,是台湾的投资商为了收回成本的个人行为。

这无疑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只要他的态度够诚恳,做足面子上的功夫,相信总局的处罚不会太过严厉,这部片子还有在国内上映的可能。

到了这个时候,张艺谋还是想着搏一搏,看看运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