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困顿的时光(第2/2页)

“主要是请教问题,那时候很穷,做研究都是自己来,除了访问,还想亲身体验一番。”李桉回答道,“于是就到附近的社区大学里报名学了太极拳,一周一次,学费很便宜,学了一个多月,一边学一边写剧本。”

这个剧本为李桉赢得了四十万台币的奖金,还有一个拍片的机会。

台湾的电影公司给李桉提供一千两百万台币的资金,让李桉在美国包拍。

所谓包拍,就是电影公司给钱,李桉交影片,至于李桉怎么拍,电影公司不管。

“当时有人鼓动我卷钱跑路,到美国就不回来了,买套房子,改善家人的生活。”李桉沉声道,“我还是想把片子拍出来,和电影公司谈了十天,签了合同,我弟弟是担保人。”

一千两百万台币相当于四十五万美金,对于山穷水尽的李桉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但想用这笔钱在纽约拍一部电影并不容易。

李安只能找熟人帮忙,薪酬便宜,就这样组成了一个混杂的剧组,计划一个月拍完。

他要用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先做好计划,计划好了才去拍片,这样能省钱。

整部电影拍了二十四天,李桉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剧情长片。

“这部片子我一毛钱都没有赚到,电影公司的钱都用到影片中了,连道具都是从我家里搬的。”李桉讲述道,“徐立公来纽约看片子,在我家里做客,奇怪我家里穷的连张餐桌都没有,我告诉他,餐桌在拍片子的时候被砸烂了。”

电影的最终成本是一千三百五十万台币,折合四十八万美金。

获得了台湾金马奖多项提名,并拿到最佳男主角、女配角和评审团特别大奖,在台湾的票房成绩超过一千八百万台币。

李桉以后的电影事业就顺风顺水了。

在台湾接连取得成功,返回好莱坞拍片,进入好莱坞主流的电影圈。

“您对奥斯卡怎么看?”慕姗姗最后问道。

“奥斯卡是美国电影的一个奖项,我觉得用平常心对待就好,每年的奥斯卡都会有风向球,会有很多的公关活动,那些会员会受到彼此的影响,也会受到社会氛围的影响,还有票房和影评等等。”李桉如此说道,“大家都在拼命的往前挤,拿奖的话是很大的荣耀,全世界都在看,不拿奖并不表示艺术比别人差,就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