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有意思(第2/2页)

这和国内电影行业的状况,以及自信心有关。

美国的演员想拿奥斯卡奖,他们不会想跑到华国拿一个奖项,只有等到华国的电影产业超过美国,才会被别人看重。

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林晓玲想知道面前的这位导演有多少诚意,有多少诚意就能拍出多好的片子。

“我不否认有拿奖的想法,不过我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想真实的反映矿工的生活,让这类惨剧得到社会上的重视,避免再次发生。”李洋回答道。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电影在影院上映,会导致模仿式犯罪?”林晓玲犀利道。

有些犯罪分子看了电视上的法制节目,从中学到了犯罪手段,并模仿作案。

这就是模仿式犯罪。

犯罪分子往往是法制节目的忠实观众。

法制节目应该尽量少披露犯罪的细节和警察侦破的过程,否则犯罪分子有了反侦察意识,将更为猖獗。

“我认为利大于弊,不能因为这个就不反映现实问题,那是在逃避责任。”李洋如此说道。

林晓玲清楚这部片子在国内很难公映,还是要走国际电影节路线。

她参加过几次国际电影节,这种类型的影片在西方有一定的市场,尤其是其中牵涉到人性的扭曲和挣扎。

而且,从文艺片的角度讲,这的确是一部能给人带来震撼和思考的片子。

她接下来会和李洋讨论具体的拍摄计划,实景拍摄需要得到煤窑矿主的同意,或者和正规的煤矿进行合作。

好梦公司会派人协助导演工作,确保影片的顺利进行。

第二位和林晓玲见面的导演来自京城电影制片厂,叫做路学常。

他不是新人,拍过几部电影,拿过奖项,在第六代导演中小有名气。

他把剧本投给好梦公司并不是想拉投资,而是想找葛优出演主角,按照他的说法,这个角色就是给葛优写的。

然而,一部小成本电影想找葛优出演难度不小,片酬就是个大问题。

不是说葛优看重钱,没有一两百万的片酬就不演,而是怎么引起葛优的重视。

葛优手里不缺剧本,都是几千万投资的大制作,自由度非常高。

“我是想能不能把剧本递给葛老师,或者安排我和葛老师见一面,谈一谈。”路学常请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