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食盐的秘密(第2/3页)

顷刻间,几十棵树被刘彦直砍倒,他又显示了一把神力,将最粗的树干抗走,回到村落中剥树皮,建房屋,有着丰富木匠经验的刘彦直盖屋的速度杠杠的,一天下来,一座纯木结构的“宫殿”就落成了。

可以想象这帮母系社会的人们心中的震撼,天神就是天神,力大无穷不说,还教给大家用木头盖房子的技术,看天神爷爷盖的木屋,简直是只能存在于梦中的美轮美奂的神仙住的宫殿啊。

刘彦直和甄悦住进了宫殿,起码不用担心潮气和漏雨了,盐部的食物储备也够多了,他终于开始炼丹。

可是这个丹到底怎么练?刘彦直摸不到门路,他是听陈抟讲过一些法门,但是如同天书一般晦涩难懂,完全没法落到实处,什么任督二脉,气沉丹田,他完全搞不懂。

所谓内丹,莫非是肾结石一般的存在,硬生生在体内结出一块晶体来?

他拿出七彩球来端详,完全看不出门道,试图用意念连接,也是无功而返。

折腾了两天,毫无结果。

甄悦倒是有些成果,她将泥盆放进火塘里烧,烧成了陶器,还在上面刻画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一群女人围着甄悦学习,兴奋的叽叽喳喳。

“你看,这上面画的是什么?”甄悦将一个烧好的陶盆献宝一般呈在刘彦直面前,盆的底部用幼稚的线条勾勒出一男一女还有一条大狗,头顶是巨大的飞艇。

“这儿童画水平够大班标准了。”刘彦直赞道。

其实他明白,陶器的发明,对于部落来说不亚于弓箭的份量。

刘彦直索性不修炼了,带着男人们练习射箭,盐部的女人们心灵手巧,这几天已经制作了上百支箭矢,足够他们嚯嚯的。

盐部的男人们也很争气,他们几乎个个都是天生的神箭手,拿到弓箭的时候就如同拿到不可企及昂贵玩具的穷孩子,珍惜爱护,用心学习,极快上手,极快熟练,两天下来,已经可以射中飞鸟和快速跑动的小型野兽了。

底子扎实啊,刘彦直这样感叹。

冬去春来,大地回暖,又到了部落间进行交易的时候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不止盐部一个部落,除了大湖对面的鱼部,还有许许多多的部落,每年春秋两季,部落间都会选择一处平坦之地,带着本部落的特产,进行物质交换,这年头没有货币,都是以物易物,如果头脑复杂点,光是倒腾货物就能发一笔财。

盐部是一个小部落,唯一拿得出手的是食盐。

翠微山地处内地,并不靠海,人类生存离不开对食盐的依赖,所以盐是硬通货,能换来很多食物和工具,但也会带来灾祸,毕竟盐太宝贵了,谁都想获取这个产盐的大秘密。

盐部的盐来自哪里,连部众们都不知道,唯一掌握秘密的是首领,那个被刘彦直命名为“惠”的老妪,因为她长得有点像韩国总统朴槿惠,事实上盐部的人只有姓没有名,像惠这样有地位的人也仅仅拥有尊称而已,专属于自己的名还是头一回。

惠夜里单独出去,清晨归来,背上多了一皮囊的粗盐,这是春交会的主要商品,其他的还有一批猛犸脂肪,腌制的肉干,烧制的陶器,女人们背着货物,男人们穿着犀牛皮做的护甲,手持长矛,背负弓箭,在队伍前后护卫,刘彦直和甄悦也在商队中,他们很想见识一下新时期时代的市集。

走了一天,盐部的商队抵达市集,他们算是距离较近的,据说还有走了十几个日出日落前来交易的。

市集很大,大家各自占据一块地方,席地而坐,摆开货物,任由别人挑选,看中了就拿出自家的货物来比划,合意就说一声“干!”不合意就嘘一声表示终结交易,原始人们很单纯,买卖交易不怎么考虑性价比,只考虑商品对于自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