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中流击水 第四十节 分歧(第2/3页)

“呵呵,这是青坪青针吧?怀庆名茶啊,没想到你走了几年还惦念着咱们安原的东西啊。”

杨劲光一看乐了,笑呵呵的道:“还是家乡好吧。”

“唔,我到滇南,那边推荐和普洱,可我不太习惯,要说这发了酵的黑茶,花林碧雾山黑茶比比普洱差多少,要说绿茶,青针也不比峨眉山竹叶青差,走到哪儿咱们都不能忘本不是。”

赵国栋慨叹道,“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胡汉三又回来了。”

杨劲光拾起茶杯盖抹了抹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心里边可是百味陈杂啊。”

赵国栋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劲光省长,你这是在给我制造压力啊,不过我倒真是很期盼呢。”

杨劲光哈哈大笑,状极欢愉,“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你这人就是压力越大动力越足,没有压力和挑战,你反而觉得没劲儿了,到宁陵不就是这么给逼出来的么。”

“那倒是,不过你觉得咱们安原现在在全国的局面和当时宁陵在全省的局面也相似么?”

赵国栋很随意的问了一句。

杨劲光一愣,脸色慎重起来,显然是被赵国栋这个问题给问得有些措手不及,需要调整一下思路,低垂下头半晌之后才道:“不太好比较,从表面上看来,当时宁陵在全省处于下游水平,咱们安原在全国居于上游,但是由于我们人口基础大,从人均GDP、财政收入,人均占有各种社会资源比例,尤其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来看,我们依然处于中游,比起前几位的粤苏淅来说差距相当大,所以说我个人看法对比两者,其实都有相似之处,尤其是近一两年来我们安原除了宁陵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可圈可点之外,其他地市发展都是起伏不定,而安都作为最重要的核心城市,发展思路依然定位不明,加上和省里关系微妙,所以没有能起到发动机的作用,总的来说,问题比较突出,但是也并非一无是处。

赵国栋暗暗点头,杨劲光虽然是秘书长出身,但是思路还是相当清晰的,分析问题也是带有学者式的条理,凭数据说话,客观真垩实,在省委工作那么久,也使得他看问题更擅长从宏观综合角度来考虑,这一年时间里秦浩然不怎么过问政丵府具体工作,也给他提供了一个锻炼的良机,和两年前已经大不一样。

“我们安原的发展也是经历着一个起起落落的发展阶段,我记得在宁法同志担任书垩记期间,安原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尤其是几个地级市经济的崛起,使得我们拉近了粤苏鲁淅四强的距离,但是东流书垩记担任书记前一两年我们距离又拉开了一些,但是在04和05年又赶了上来,但去06年我们又有所滑坡,今年一季度各种数据也不尽人意,这看起来应该属于正常范畴,但是也证明了一点,我们省里边没有一个综合性的持之以恒的,且能够切实贯彻下去的总体发展方略,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事业发展的方略规划。”

赵国栋眉头深锁,几乎是一字一句的在掂量着言辞,“东流书垩记在刚担任省委书垩记时,有意识的对全省存在较为突出的环保、资源浪费等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进行了整顿压缩,对经济发展有所影响,但是东流书垩记制定了替代战略,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我觉得这相当好,但是从去年到今年我感觉这一战略似乎又被冷藏了,取而代之的大范围的、漫无目的的全面开花,从招商引资到产业推进,都呈现出一种大跃进式的推动,看上去引资金额和拉动产业发展出现了良好势头,但是仔细分析,很多都是沿海地区淘汰转移的高耗能高污染传统行业,只不过是改头换面之后转移到了我们安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