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资本运营商(1-2)(第2/18页)

见骆子宾听得满脸茫然的表情,曲凤城拿起茶壶,替骆子宾斟满茶水,笑道:“老骆你是头一次来这里,这里是咱们的一个据点,凡属公司重大性决策,多半都是在这里酝酿成熟的。”

几个人正在聊着,忽然有一个西装领带的人物走了进来,用手指着陈昭河,一字一句的说道:“陈老昭,我终于找到你了,还记得我吗?”见到这个人,陈昭河推桌而起,急忙迎上前去,一把握住对方的手:“小陆,小陆,小陆!”连呼三声,面有激动之色。

骆子宾等人急忙站起来,好奇的打量着这个人,此人身材适中,刮得白白净净的一张脸,腹部微凸,对陈昭河讲话时语气亲怩而不失分寸。陈昭河拉着他走到桌边:“来来来,我给你们几位介绍一位政坛风云人物,陆红志,我的舍命之交,现在是平州市计委主任。”陆红志嘻笑着向大家拱手:“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最近又混出点名堂,尸位素餐,是平州副市长了,主抓招商引资工作。”一边说着,一边掏出名片给大家分发:“各路财神,要想发大财,那就来我们平州,要是哪一位嫌赚的钱不够数,那是我陆红志失职,我先谢罪。”

陈昭河哈哈大笑起来:“陆市长,你这话不错,要想发财,还得靠你们,小陆你先坐下,别急着招商,让我们祝贺你高升之后再论其它。”骆子宾无意中发现,陈昭河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有些犹豫,失去了惯常的那种流利与风格。似乎他想说的不是这些,那么他想说什么呢?这就不是骆子宾能够弄明白的了。

事实上陆红志与陈昭河之间有一种很深的关系,这种关系陈昭河从未对人提起过,但是他却未曾有过一日忘怀。所以突然之间在这里遇到陆红志,自然有些失态,只不过他见惯风雨,善于掩饰罢了。

2 )

陆红志能够升任副市长一职,自有其过人之处,他坐下之后,很是自然的换了称呼:“陈董是我们平州父老的骄傲,我们平州三千年一共出过两个名人,一个是东汉时候的张衡,他的四愁诗天下知名,发明的地动仪更是文明瑰宝。第二个呢,就是陈董了,不容易啊,与汉代终其一生未曾得志的张衡相比,陈董的事业如日中天,更值得我们平州人景仰。”

陈昭河哈哈笑着摆摆手:“说过头了,说过头了,这可不是一个市长应该说的话嘛,我党的宗旨就是实事求是,陆市长你不实是求是,这可不好。”

陆红志久居官场,应付这种场合很是娴熟,当即开玩笑道:“陈董,我这话可是一点没有夸张之处,实话跟你们说,平州正打算建立一个名人纪念馆,为的是开发我们的旅游资源,扩大引资途径,张衡的四愁诗真本已经轶失,我们只好求助于从陈董身上多开发点资源了,求你一幅墨宝,不过份吧?”他一再提起张衡的四愁诗,似乎是话中有话,偏偏骆子宾和曲凤城等人对此中缘由懵懂不解,只好陪在一边干笑。

南江集团的副董事长袁志冲也是久惯应酬之人,听这陆红志来意不明,语言暧昧,说什么成立名人纪念馆纯粹是瞎扯蛋,当即借力打力,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随口附和道:“陆市长你是不太了解陈董,就他那两笔字,比猫爬的强不了多少,你非要他出乖露丑,这不是增加我们南江集团的不良资产吗?”

陆红志哈哈一笑,趁机急瞟一眼袁志冲刚刚递过去的名片,弄清楚坐在他对面的人是谁之后,不由得面有讶然之色:“原来这位就是成江市鼎鼎大名的解困大王袁董事长,人称您是成江最具价值的实业家,经您的手解困扭亏的成江国企,怎么也有七、八家了吧?”

袁志冲矜持的一笑,对陆红志的话未置可否,曲凤城却笑道:“陆市长你的数据有误啊,袁董事长在加盟南江之前,亲手扭亏为盈的企业一共十二家,这还不把一机厂包括在内。总计七万企业职工正因为袁董事长经营才干才没有下岗,所以说袁董事长不仅在成江,即使在省里也是赫赫有名的解困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