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出乎意料(第2/3页)

按照杨逸时的意见来定调子!

薛益民双眉微蹙,没有任何回应。

刚才李秘书急匆匆叫尚为政回去,必然大有玄机,肯定是首都有人打电话来了,只是暂时还不清楚,给尚为政打电话的是谁。但李秘书不能转达,非得尚为政亲自去接,这就可以肯定,打电话来的那个人,地位更在尚为政之上。

地位比尚为政高,又关注彦华这个事情的超级大佬,屈指可数。

无论是哪一位打来的电话,都将直接影响到此番彦华之行的结果。

尚为政让杨逸时先通报情况,已经说明,事情正在朝着薛益民不愿意见到的方向发展。但薛益民无”绝对权力 第480章 出乎意料”可奈何。连尚为政都“顶不住”了,遑论他薛益民?

果不其然,杨逸时通报的情况,都是“利好”,对彦华地区正在进行的国企改制工作,予以相当肯定,不乏溢美之词。

很明显,薛益民能够察觉到情势不对,杨逸时同样能够察觉。杨逸时xìng格直爽归直爽,却并不代表他有勇无谋。能够走到今rì的高位,杨逸时岂能是简单人物?既然情况正在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变,杨逸时自然要牢牢把握这个机会,一举将调子定下来。

部分彦华干部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颇为欣慰。

但邱明山,范鸿宇都保持着相当严肃的神情,时时刻刻在关注着尚为政的神情,仔细看去,曹成也是这样,看似是在注视着正在发言的杨逸时,可双眼的余光,却不时在尚为政脸上闪过。

尚为政脸sè平静,然而观察再细致一点,就能察觉到尚为政的眼神深处,闪耀着一股强行压抑的愤怒之意。

尚为政的内心似乎相当不悦。

杨逸时通报完毕,尚为政望了薛益民一眼。

薛益民微蹙的双眉早已舒展开来,微微一笑,清了清嗓子,说道:“同志们。我谈谈吧。这几天。在彦华走了些地方。了解了一些情况,呵呵,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

尚为政的神sè。略略有些许放松。

看来薛益民已经完全领悟到了自己的意图。

情况骤变,口风不改不行了。

薛益民的情况通报,与杨逸时有”绝对权力”所不同。尽管他一开口就予以了肯定,不过接下来的通报。基本都是避重就轻,关键之处,往往语焉不详,一句带过,所谓的“肯定”,多数是流于表面,用的定语也都是“比较”,“还行”之类,不像杨逸时,是扎扎实实的表扬。

看来薛益民尚未完全“放弃”。情况突变,原因不明。薛益民暂时只能按照尚为政的“提示”来做。等这个会议结束,了解到确切的“内幕”之后再做决定不迟。

无论是谁,一旦到了薛益民这样的高位,都不是那种会轻易放弃自己原则的人。

这样的人,也很难走到如此高位之上。

薛益民通报情况之后,尚为政示意李秘书发言,看都没有看张力华一眼。

张力华的脸sè顿时就黑了下去。

李秘书自能领会尚为政的心思,采取了和薛益民同样的方式来进行通报,不过发言比薛益民简短得多,基本就是个“大纲”。

照理该是张力华代表他们这个小组发言的,李秘书自不会长篇大论,无端引起张力华对他的不满。

李秘书发言结束,尚为政挺直了身子,正准备开口,却只见曹俊臣忽然举起手来,尚为政略感诧异,问道:“俊臣同志?”

曹俊臣微笑说道:“尚老,我想补充几句。”

“好,俊臣同志请讲。”

对曹俊臣,尚为政很是客气。

“是,谢谢尚老。同志们,从这几天的调查情况来看,如同薛主任,杨主任和李秘书所言,彦华””的国企改制工作,总体上是不错的,值得肯定。但我认为,也还有两点必须要注意。第一,就是企业所有制属xìng的问题。这是个原则问题。全民所有制,是我们国家经济构成的主体,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xìng。这一点,丝毫也不能动摇。不管在国企改制领域进行何种尝试,国营企业的全民所有制属xìng,不能改变。当然,现在彦华正在进行改制的这些国营企业,也不能说所有制属xìng已经改变了,只是有些模糊,定义不清楚。我认为还是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