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曲突徙薪与焦头烂额(第2/3页)

范鸿宇望着他,淡然说道:“黄区长,我没有要求你去拼命,我也不想看到我们的干部为了抗洪受伤甚至是牺牲。抗洪抢险,是可以预防的。曲突徙薪,才是正途。焦头烂额,不值得表扬。”

黄伟杰眼里闪过一抹光彩,定定地望着范鸿宇,认真说道:“范县长,你真的是这么认为的吗?”

坐在尼桑车副驾驶座位置上的雷鸣有点诧异地扭头往后看了一眼。范鸿宇和黄伟杰谈话,雷鸣一直都在认真倾听。在雷鸣看来,他有幸出任范鸿宇的秘书,这是他在“政坛”上踏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雷鸣很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很努力地学习范鸿宇的官场智慧和施政措施。

不过雷鸣没想到,黄伟杰会问得如此直白,隐隐带着质问之意了。

这可不是下属干部对待上级领导应有的态度。

“当然。”

范鸿宇淡然答道,倒也并未对黄伟杰的“无礼”生气。

“两千多年来,我们总是表扬那些救火的人,越是焦头烂额的,得到的表扬越多。曲突徙薪的建议者,连得到邀请的资格都没有。这种现象,就是不合理的。预防永远都要放在第一位。”

黄伟杰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范县长,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们这个大环境,从来都是这样,只承认事后诸葛亮,不承认事前诸葛亮。”

范鸿宇说道:“别人怎么看,不是最要紧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每个干部的职责,而不是政绩。”

黄伟杰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

雷鸣又有点“郁闷”。

这个黄伟杰,还真不会“拍马屁”。

但看上去,范县长似乎对他的回答挺满意。

尼桑车开出二十来公里之后,路况忽然变得比较差,虽然还是水泥马路,但路面坑坑洼洼的,很不平整,尼桑车底盘又低,司机吴辉开得小心翼翼的,速度降了下来。

黄伟杰又说道:“范县长,我们和平区不在交通干线的位置上,公路交通比较落后。水路交通倒是比较发达,但走水路的速度太慢,很不适宜小宗货物的快速流通。和平的经济要发展,终归还是要想办法把公路交通搞上去才行。听说范县长以前在枫林工作的时候,举债修路?”

看来黄伟杰对“枫林模式”还真的是特别关注,绝不仅仅是为了讨好范鸿宇才故意如此。不然,短短一个晚上的时间,他也了解不到这般详细。

范鸿宇就笑,饶有兴趣地问道:“黄区长也想要举债修路?”

黄伟杰笑了笑,说道:“确实有这个想法,就是我们和平区跟枫林镇没有可比性。我就算想举债,也没有抵押物,没有银行愿意贷款给我们,而且……”

说到这里,黄伟杰忽然顿住了,似乎有什么话不好出口。

范鸿宇也没有催促,只是望着他,静待下文。

黄伟杰犹豫了一下,随即神色如常地说道:“这也仅仅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区里其他同志也有不同的意见,认为修路应该是上级统一安排筹划的工作,区里财政本来就紧张,举债修路,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还清欠债。”

范鸿宇随口问道:“霍华龙同志,是个什么意见?”

所谓霍华龙同志,指的是和平区区委书记,一把手。

黄伟杰忽然犹豫,然后说区里其他同志有不同意见,范鸿宇立马就能想到,这位有不同意见的同志,多半就是霍华龙。

黄伟杰是区长,二把手,这犹罢了,但他谢厚明女婿的身份,却非同一般。既然他有举债修路的想法,区里其他同志,通常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就算有意见,除了霍华龙,也拦阻不了黄伟杰。

黄伟杰很谨慎,没有直接点出霍华龙的名字,自然是不想让范鸿宇误解他在挑拨是非。不料范鸿宇开口就问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