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市委书记也惊动了(第2/3页)

范鸿宇忙即答道:“谭书记,现在看来,不是很乐观。目前我正在芦花镇。芦花镇三面环水,地势低洼,有二十几公里的防洪干堤,大堤到处都是窟窿,年久失修。上个月开始进行整修加固,时间太短,来不及把所有堤段都加固,眼下还在冒雨施工。洪峰两天之后就到了……”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范鸿宇最不放心的,也是芦花镇,一开口就向市委书记进行了汇报。至于其他区镇的防洪情况,范鸿宇还不是特别担忧。

“嗯嗯,芦花镇的情况,我也知道一些,确实不乐观。你要督促他们抓紧施工……鸿宇啊,你刚去云湖没多久,以前也不是在湖区县工作,有关这些防汛工作,要多和班子里的同志们商量。充分发挥几位副县长的主观能动性,不要让他们闲着。”

谭启华便很关心地吩咐了几句。

应该说,谭启华这个吩咐,切中重点。齐正鸿魏清平等人都是经验十分老到的湖区领导干部,那就该让他们多多承担防汛重任,万一发生什么意外情况,也不会由范鸿宇一人来承担责任。官场上一些顺水人情,做领导的都能随手奉送,相当熟练。

“是,谢谢谭书记关心,齐正鸿同志他们几位副县长,都下基层去了。”

“好好,这就好……鸿宇,你现在马上到市里来一趟,有个情况,我必须和你当面了解一下。”

谭启华终于谈到了“正经事”。

范鸿宇主动提了出来:“谭书记,是不是因为某某同志在《时事论坛》上写的那篇文章?”

“对,你已经看到了?”

谭启华略略有点诧异。他也是刚刚才看到那篇文章,范鸿宇这边倒也不慢。

范鸿宇说道:“我还没看到,不过有人和我通报了主要的内容。”

“嗯,那你马上来一趟吧,到了直接和我的秘书柳飞扬联系,他会安排的。”

谭启华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吩咐道。

“好的,我马上过去。”

范鸿宇也没有犹豫,答道。

这个事,总要和谭启华面对面谈一下才行。路线方针,大方向的问题,原本就是党委书记的正管。从某种意义上说,范鸿宇算是“连累”了谭启华,未经市委同意,就擅自采取这么大的“行动”,一家伙将齐河市又推到了大辩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大辩论这个事,类似某某同志这样的御用文人,自然满心“欢喜”,踊跃参与。

他们端的就是这个饭碗,不参与这样的辩论,时间一长,只怕就会被“主子们”遗忘了,那是他们绝对不能承受的。

但对于干实事的地方干部而言,最怕的就是这样的辩论。

“监察御史”和“亲民官”是不同的,御史只管上奏章,不管实际工作,风险要低得多。亲民官管着一大摊子具体的工作,很容易被人“理论联系实际”。思想观点的正确与否,一时半会争论不出结果,那就先从你们负责的具体工作上入手,找些麻烦再说。

具体工作千头万绪,想要一点纰漏都不出,那可就难了。

实话说,对于范鸿宇在云湖搞的这些动作,谭启华打心眼里反感——你能不折腾吗?好好当你的代县长,时间一到,资历够了,陆玖自有佛龛来安置,你不就成了县委书记?

二十几岁,县委书记,够你牛叉得瑟的了。

何苦一定不肯消停!

但有一点,谭启华拿不准。

这是不是尤利民属意的?万一是尤利民的属意,那就比较麻烦,谭启华必须小心。搞不好又会卷入到省委巨头的“争斗”之中。

这才是谭启华真正担忧的。像他这样级别的干部,最高层大人物一般不会关注,在省里,他才是一路诸侯,比较重要。

范鸿宇放下电话,随即走出办公室,正坐在隔壁办公室聊天说话的周子其雷鸣等人,立即迎了上来,等候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