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固若金汤(第2/3页)

事后调查,号称固若金汤的大堤,里面甚至连钢筋都没有安放,直接就是填充的泥土。

总理闻讯之后,勃然大怒,拍桌痛斥不已。

一大批官员因此受到处分。

“怎么,没信心了?”

见范鸿宇犯愣怔,总理有些诧异地反问了一句。这可不像是他印象中的范鸿宇。尽管只在数年前召见过范鸿宇一次,但有关范鸿宇成长的情况,总理却从邱明山嘴里了解过不少。在总理面前,邱明山丝毫也不掩饰自己对范鸿宇的欣赏之情,甚至对总理说过:不管把范鸿宇放到哪里,我都能完全放心。

“不,总理,有信心!”

范鸿宇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胸膛,朗声答道。

“我向总理保证,齐河大堤,固若金汤!”

“军中无戏言!”

总理立即紧盯着问了一句。

“愿立军令状!”

范鸿宇毫不犹豫地答道。

“好,很好。回市委,喝热茶!”

总理立即一挥手,大声说道,转身就往大堤下走去。

一大群官员面面相觑,也紧跟着下堤。

“范书记……”

曹成忽然低声叫了一句。

范鸿宇略略放缓了一点步子,望向曹成,眼带征询之意。

曹成压低声音说道:“范书记,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好,该做的宣传工作,也不能落下……以防万一。”

神情很是诚恳。

荣启高离开青山之后,曹成和范鸿宇之间的联系,反倒多了起来,两人之间,隐然建立起某种朋友的关系,尽管还谈不上十分亲密,但在他们这种级别的官员之中,这就算很难得了。

“好的,谢谢曹省长。”

范鸿宇也低声答道。

曹成确实是一番好意,范鸿宇很领情。

曹成忽然又轻轻一笑,说道:“其实,有你在齐河,我真的比较放心,挺轻松的。”

整个青山省,防汛任务最重的就是齐河市,只要齐河大堤固若金汤,曹成这个分管防汛抗旱工作的副省长,真的可以松一口气。

根据曹成对范鸿宇的了解,没有七八成以上的把握,甚至没有九成以上把握,范鸿宇绝不会朝总理和省委“一哥”拍胸脯,说出那样不留丝毫余地的话来。

范鸿宇也微微一笑。

莫逆于心。

车队没有回市委大院,直接开进了齐河宾馆。齐河宾馆还是老样子,外观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内部重新搞了装修,也谈不上多么的奢华,布置颇为古朴大气。相对这几年拔地而起的许多高楼大厦和高级酒店,齐河宾馆确实有点落伍了。

齐河有钱。

经济总量已经快赶上洪州了,照这样发展下去,最多再有一两年时间,齐河就要超越洪州,成为青山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但范鸿宇禁止将钱用在楼台馆榭的建设之上。

严厉禁止!

陆玖曾经和他商量,说拨款重修一下齐河宾馆还是有必要的。毕竟齐河宾馆是政府宾馆,关系到市委市政府的脸面,太落伍了也不好。领导下来视察的时候,都有点拿不出手。

还是被范鸿宇否决了。

修葺一下齐河宾馆,确实不花财政多少钱,而且很快就能收回投资,范鸿宇主要考虑的就是暂时不能开这个先例。齐河宾馆一搞奢华,口子就打开了,下面区县以此为例,渐渐奢靡之风便会蔓延开去,再也制止不住。

范鸿宇并不排斥修建高楼大厦,城市要发展,要繁荣,高楼大厦不能少。他排斥的是由政府领头来搞高楼大厦,来大搞楼台馆榭的建设。

范鸿宇也知道,自己迟早有一天会离开齐河,继任者未必就能将他这个政策延续下去。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流官制下,这是难以避免的弊端。

但只要范鸿宇主政齐河一天,这个政策就不能变,节俭的思想一定要深入广大干部心中。范鸿宇相信,这种努力一定不会完全白费。广大干部的思想观念,并非完全不能改变的。退一万步说,能够将节俭度日多坚持一段时间,将奢靡之风的到来尽可能推迟,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