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老领导召见(第2/3页)

尤利民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水,随口问道:“齐河的情况怎么样?洪水有没有造成大的灾情?”

他去年刚刚调任黄海,在此之前,尤利民主政青山超过十年,对青山省有着极深的感情,一开口就问齐河的情况,拳拳之情,溢于言表。

范鸿宇忙即答道:“齐河的情况还不错,损失不大。对各项工作和居民的生活,基本上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嗯,你在齐河,每年都修大堤,难怪你敢跟总理立军令状。”

尤利民嘴角浮起一抹笑容,显然对范鸿宇在齐河的工作表示很满意。

“嘿嘿,当时主要是不想让总理担心,所以就拍了胸脯,其实说起来,是有点不谦虚了。”

尤利民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调侃道:“呵呵,范书记居然懂得谦虚了,不错嘛,有进步。”

范鸿宇便嘿嘿一笑,也不尴尬。

在尤利民面前,他一贯很放得开。

而且有关他“口出大言”不谦虚的情况,据说总理前不久在一次最高层会议上还亲口提出来过。那次最高层会议,讨论的就是大洪水过后的善后措施。洪总理点了范鸿宇的名,说他跑了那么多省份那么多城市,向他夸口说大堤固若金汤的一共有三位干部。后来事实证明,只有范鸿宇说的是真话。另外两处地方,大洪水抵达之后,都出现了溃坝的情况。

唯独齐河大堤安然无恙,洪水没有造成大的损失。整个沿江大城市,齐河的防汛措施做得最到位,损失最小,基本上对正常工作和群众的日常生活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总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其他主要领导同志说,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像范鸿宇同志那样,把工作踏踏实实做到位,那就好了,能省不少心。

如此评价,绝对是至高无上的赞誉。

最高层的大佬们,估计对这位年轻的市委书记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谈谈吧,谈谈齐河的情况。主要谈一下齐河的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情况。听说你去年搞了个干部任职公示制度,先谈谈这个制度。”

尤利民又喝了一口茶水,说道。

“好的,书记……”

范鸿宇忙即点了点头,开始向尤利民解释这个干部任职公示制度。

这个制度是范鸿宇去年年底在齐河试行的,尤利民已经调离青山,前往黄海任职。不过继任省委书记邱明山对范鸿宇的设想也很支持,让他先在齐河进行探索尝试。

“干部任职公示制度,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干部离任审计,第二个是干部任职公示。主要目的是将干部的权力置于更大的监督之下,让权力在阳光之下运行。”

“让权力在阳光之下运行?”

尤利民轻轻重复了一句,双眉微蹙,似乎在细细咀嚼这句话的含义。尤利民在青山担任省委书记的时候,对干部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视。

“是的,书记,这是出发点。权力监督,其一是干部选拔,其二就是在职监督。干部队伍建设,关键就在这两个方面。选拔好的干部到合适的岗位上,是起点。干部离职审核,是监督。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说详细点。”

“好。干部任职公示,是对我们现阶段干部选拔制度的一个补充。目前我们的干部选拔,主要是掌握在上级党组织手里。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太大,基本没有制约。所谓干部考察流程,可以说就是走过场,完全封闭性的运作。一把手想要提拔哪个干部,给组织部门打个招呼,考察完毕之后,在书记办公会议和常委会议上讨论一下,就直接下达任命文件。整个这个过程之中,除了组织部和被考察干部,基本上没有其他人参与。这个干部到底怎么样,上级领导说了算。其实,上级对一个干部的认识,永远都是有限的。相反,他身边的同事,周围的群众对他的认识更加深入。所以,我考虑加上这个干部任职公示的环节。目前暂时定在县处级以下干部提拔任免。任命前,公示一个月,公示期内没有接到重大问题举报,再正式颁布任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