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接力特训(第2/3页)

“懂了。”张冠再次点了点头。

“我给你找了个陪练专门练习接棒,等过两天,跑第三棒的杨耀会来,到时候再和你进行磨合训练。我们的时间很紧张,只有十天,所以这几天的训练强度会非常的大,你得有个心理准备。”于指导开口说。

“于指导放心,我一定认真练习。”

……

“起跑!”

“伸手!”

“停!停下!”于指导高声喊道。此时赛道上,张冠已经出过了接棒区,但接力棒却仍在陪练的那名运动员手上。

于指导皱着眉头看着两人,开口说道:“从来都是接棒的跑的慢了影响接棒,头一次遇到接棒的起步太快后面传棒的反而追不上!”

陪练员老脸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红,这陪练员曾经也是一名职业运动员,后来因伤退役,本来报名了国家队的教练助理,说是助理,但平时也要做一些陪练的活,工作辛苦工资不高待遇不好还没有正式编制,但国家队助教的经历却能够让他的简历增加不少成色,未来去一些市级的体育队或一些大学的体育队应聘教练也能容易许多。

这陪练员即便是在他最巅峰的时候也没有达到国家队的标准,如今面对张冠这个怪胎,结果接棒的时候,他根本没追上张冠的速度,造成了接棒的失败。

于指导也知道陪练员的水平也就这样了,除非是找国家队的正式运动员来给张冠当陪练,否则很难有人能追上张冠的速度。而国家队的正式运动员都在黄浦参加全国田径大奖赛,于指导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于指导只好对张冠说:“小张,这是练习,主要是让你找一找4乘100米的感觉,熟悉一下接棒的操作,没必要把速度拼那么快。等你的接棒比较比较熟练了,杨耀也该归队了,到时候再进行正式的训练。好,我们再来一次!”

于是张冠再没有使用冲刺技能,终于开始了接棒的训练。

“起跑!”

“伸手!”

“接棒!好,不错!停下来,咱们再来一次!”于指导示意张冠回到助跑区,进行又一次的训练。

接力赛的接棒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推入式传接棒,这种接棒方法需要两名选手非常近距离才能完成交棒,但不能有效的减少跑动距离,基本的都是从未进行过专业训练的业余选手使用的。

第二种是上传式传接棒,接棒人手向后伸,虎口向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手中。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掌握,不过缺点是第四棒队员接棒时,只能握住棒的前端,易掉棒或影响持棒跑进速度。

第三种是下压式传接棒,接棒人手向后伸,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传人接棒人手中。这种方法便于持棒快跑,传接棒过程较为准确;缺点为接棒人手臂后伸动作不舒服。而且这也是对技术要求最高的一种接棒方式,职业运动员都会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接棒。

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的主要差别就是接棒人的手是手掌向下还是手掌向上,正常人拿东西的时候,用手拖着肯定比用手抓着更稳当,但运动员接棒的时候手是伸向后方,而在高速奔跑的时候,人手伸向后方掌心向上会非常不舒服,因此采用下压式传接棒对接棒人的技术要求要更多一些。

由于张冠是一个完全没有跑过接力赛的新人,于指导还是决定训练张冠使用上传式传接棒。这种方法不会影响速度,又容易掌握,而且传接过程的技术难点都在第三棒上,至于第四棒的运动员只需做好抓紧接力棒,别在半途掉了棒即可。

更重要的原因是时间实在是太紧迫了,等张冠完全掌握接棒以后,四名接力运动员还要进行一至两天的合练,再除去飞机赶往菲律宾的时间和赛前报道的时间,于指导觉得张冠能够掌握好上传式传接棒就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