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动机是什么?(第2/3页)

“不记名字,不留电话?”

“不用,他租出去的VCD有盒子的,盒子上电影的名字,租出去什么,收回来什么,按天计费,每天4元,不需要记客人的名字,也不需要留客人的电话。”

租出去才有租金,租出去的时间越长租金会越多,他才不会去催客人早点还呢。

韩博反应过来,想了想指着监视器:“宋局,相比他们三个,王云海接触的人应该没那么多。毕竟不是每家都有影碟机的,也不是有影碟机的人都会去租影碟的。而且12.18案距现在时间最短,他应该有一点印象。”

这个真没考虑到。

宋副局长沉吟道:“韩处,你认为我们应该传讯王云海?”

“也不能完全排除其它可能性,我们可以找个机会或创造个机会,在不引起别人注意的前提下,去他家看看,跟他谈谈。”

只有搞清楚他有没有被栽赃嫁祸,才能反过来证明之前的所有推测。

宋副局长权衡了一番,起身道:“也好,韩处,你稍坐,我去安排。”

“一起去吧,看样子这里也问不出什么。”

跟宋副局长并肩走进二楼会议室,里面跟昨晚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会议桌上的材料堆积如山,六个刑警围坐在桌前一份一份仔细研究。

墙角里的白黑板变成了一块大黑板,上面贴着几十张照片,写有一百多个名字,刑警看完一份材料便起身走到黑板前,撤下一张照片或擦掉一个名字。

这里不再是会议室,而是研判室。

正在进行的摸排行动,收集到的情况全反馈到这儿,他们交叉比对,材料上情况不全的打电话让一线民警核实,然后用排除法把摸排来的只要具有一点嫌疑的人一一排除,直到摸出真正的凶手为止。

摸底排队,许多案件就是这么破的。

韩博并不觉得意外,站在黑板前一起研究起来,宋副局长已想好该怎么对王云海采取行动,正在跟应支队打电话。

“老应,我和韩处一致认为应该对王采取行动。为确保万无一失,行动要注意方式方法。我跟文化局协调,搞一个扫黄打非的联合行动,你准备一下,借扫黄打非把情况搞清楚……”

扫黄打非,这个注意不错。

出租影碟的,能有几张影碟是正版,或许能查抄到黄色影碟。

韩博回头看了一眼,继续研究黑板上的一张张照片和一个个名字,想到几个刑警采用的排除方法,不禁又回过头。

等宋副局长给市文化局领导打完电话,韩博开口道:“宋局,我发现我可能同样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我们不能因为这四起命案具体太多共同点,就武断认定是同一个或同一伙凶手所为。”

“什么意思?”宋副局长糊涂了。

“这四起命案可能有关联,同样可能不是一个人干的。用有没有同时出现在四个地方,或同时在四个案发现场附近活动过,对三名嫌疑人提供的这些人员进行排除,我觉得不够保险。”

“只要在两个地方同时出现过的就纳入嫌疑人名单?”

“我认为这样比较稳妥。”

基础工作正在做,唯一的区别只是分析研判。

破案要紧,宋副局长从善如流,转身道:“同志们,听见没有,按韩处的指示办。”

“是!”

六名刑警不约而同站起身,韩博示意他们继续工作,又同宋局一起走出会议室,来到隔壁的办公室。

继续留在那儿只会影响他们,不如过来等消息。

喝了几口水,二人又自然而然分析起凶手的作案动机。

宋副局长紧锁着眉头说:“韩处,我也算半个老刑警,见识过不少案件,也抓过不少嫌疑人,就是没遇到过这么蹊跷的案子。我越想越糊涂,既然不太可能是通过杀人来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那凶手到底图什么,难道真是为了杀人而杀人,觉得杀人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