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爱情和传宗接代的问题(第2/3页)

投行,说穿了,就是以大银行为背景的大型投资公司。

由于后来一本近乎小说的《货币战争》的误导,把一个欧洲中等规模的银行家族,捧上了世界幕后黑手的‘神位’。

如果让老赵来说,抛开政治因素,真正控制地球的,绝对不是什么拥有50万亿美金却无人发现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而是最尖端的高科技企业和众多的大型投行。

高盛、软银这些大投行,几乎在世界上所有著名企业,尤其是新兴产业互联网企业中,都占据了大额的股份,高盛30年间投资了至少200家互联网企业,大陆第一代能叫得上号互联网公司,幕后都有他们的影子,直到BAT三家充分成长起来之后,有能力引导国内的风投,国外资本的手才逐渐退缩。

拿大陆来说,高盛甚至在好几家国有大型银行和电信产业,都拥有足够发出声音的股份,多次担任中国国债的总发行商。

普通企业,和老百姓、当地政府打交道,高盛这一类的投行,直接和世界大国打交道。

饶是如此,投行也无法保证百年不败,软银的危机就是最好的例子。

科技改变世界,资本使用科技,权力在这二者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平衡,三者任何一方过于弱势,或者强势越界,世界就可能发生一定规模的动荡。

又说起了乔欣龙的电影公司,这对兄妹俩比赵泽君大不了几岁,他的电影公司也就是前年才成立的,拍了两部电影,老赵听都没听过,上映不到几天就被悄无声息的淹了。

“老弟,要是你地皮的事成了,我个人还有件事,想拜托拜托你。”稍微熟络些之后,乔欣龙说。

“你说。”

“你不是有个影院嘛,下次我公司再拍片,在你那首映,排片率和时间上,你照顾照顾。”

“这倒不是问题,不过目前我就一家城市综合体,一家影院,哪怕其他片子都不排,24小时十几个厅全放你的片子,也没多大意义吧。你还是要争取院线。”

赵泽君笑笑,心想等过上几年,泽业像后来的万达那样开遍全国,几百块大银幕,自身就是国内最大的院线之一,当然能给电影巨大帮助,可现在还不行。

“大院线能给我几个点的排片率,已经是给面子了,再多实在没办法。我父亲更不会动用他的关系来帮我,他本就不太赞成我做电影。”

乔欣龙说:“我的意思是,在你那边首映、试映,多一些排片,给我黄金上映时间,如果反响好,我再去大院线谈,这不就好谈了嘛。”

“哥,我觉得你想法不对。院线为什么不给你排片,不是针对你,而是你那几部片子的确不行。如果受欢迎,院线自然就多排了。”乔欣云看了赵泽君一眼,然后插话说。

“经验可以慢慢积累嘛,只要有钱,还怕找不到好剧本好导演好演员嘛。”

赵泽君却是摆摆手:“这点事简单,不管地皮成不成,我都答应你。说起来,我手下也有家天泽传媒公司,主要做综艺节目的,有机会,我们两合作拍一部电影怎么样?我还真有几个创意。”

“好啊。资金我来提供,你有什么创意?”说起电影,乔欣龙很感兴趣,迫不及待的问。

“等段时间吧,我最近也一大堆事,处理完了,我静下心来整理整理思路,再和你详聊。”赵泽君说。

……

吃完饭,双方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经过乔欣龙介绍,赵泽君办了一张湖心岛会所的会员卡,以后可以正常出入通行。

回宾馆后,赵泽君给牛胜利打了个电话,摸摸底。

“哦,绿国的老乔啊,我认识,这几年联系少了,毕竟不是一个产业上的。浙省那一片他能量不小,你跟他处好关系大有好处。”

牛胜利笑呵呵的说:“印象当中,这个人个性很鲜明,喜欢较真,公私分明,跟他处,别玩虚招子耍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