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我不是林冲(第3/4页)

曾有人用它杀过不少人,看上去好似不甚锋利,可是剑身中凝炼了隐约凌厉的煞意,大热天拿在手中,凝神定气,胳膊上汗毛莫名都会竖起来,已经有了灵性。

所谓器物的灵性一般情况下当然不可能像游方的秦渔那般夸张而匪夷所思,是打造的过程与漫长的经历中自然或人为的积淀、凝炼出的一种独特的物性,就似没有生命的器物拥有了自己的性格。

这柄剑的灵性很微弱,当然远不及秦渔,但在秘法高人手中是可继续养剑的,使之成为一件法器。这种东西很难得,不是很容易碰到,在秘法高手眼中,价值远远超过一般的古董,市场中看见了几乎都不可能放过。

游方的神识处于含而不发的状态,不主动去扰动、运转周围的地气,但在环境中的地气与各种物性发生变化时,随即就有反应。刚才他心中先入为主认为这小贩在糊弄外行,没有太在意。小贩拿出剑的时候,剑柄完全握在手中,剑刃在鞘中,游方也看不见它原貌。

而小贩显然不可能以秘法激引剑的灵性、侵扰环境让游方察觉,所以他根本没留意。等到剑拔出来,又落到自己手中,游方当然能感应的清清楚楚,暗自吃了一惊。

游方心中一惊,神识随即感应到手中这柄剑发出丝丝微弱的啸音,这倒不是幻觉,而是有人以独门九星宫秘法触动了它,激引其灵性。沈四宝做的非常巧妙隐蔽,假如不是剑拿在自己手里,游方根本查觉不到。看来这位九星派的传人,几番试探之后,已经彻底把游方当成了一个不会秘法的普通人。

前面的薛奇男转过身来看见游方手中的剑,咦了一声,脱口道:“还真是一件古物。”

沈四宝也一伸手,很感兴趣的说道:“给我看看。”

游方将剑递给了沈四宝。小贩揉着手腕有些不满的嚷嚷道:“看,怎么样?我说是古董吧!你们也是识货的,既然能认出来,就给个价吧。”一边还掩饰不住有些得意的神色。

游方从额头到脚面扫了对方一眼,仔细打量着这位小贩,就像一位长逛文物市场的淘宝者,微皱着眉头以矜持的语气问道:“这东西哪来的,剑鞘又是怎么回事?”

小贩压低声音道:“修房子挖地基挖出来的,装在一个木头盒子里,盒子已经烂了,这把剑还挺好的,剑鞘是后配的。”

游方:“你想卖多少钱?”

小贩的眼珠子瞟了瞟了两边,凑近了张开一只手道:“这把剑可特别了,夜里还会哭呢,是相当值钱的宝贝,你既然识货,我就给你个实在价。我正在做笔生意缺五十万本钱,这把剑就卖五十万!”

五十万?游方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与一个著名的古代故事有关。《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林冲逛街偶遇有人出售军器,花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到了一把宝刀。

《水浒传》中描述的情景与现在的场面很类似,当时林冲正在与鲁智深逛街,有人在街边卖刀,却故意只盯着林冲这个“识货人”,明明是一把宝刀,林冲用区区一千贯就买到手了。再看后面的情节,这把刀其实是个诱饵,是高衙内等人陷害林冲布下的一枚棋子。

小贩的要价倒底是高了还是低了?这很难说,因为古董的价格根据品相的不同差别很大。别看现在明清瓷器和古代名家字画行情那么火热,基本上都是刻意炒出来的,像这种古兵器,如果是品相不太好的,在行内恐怕也只能卖个几千块。

这把短剑保存的相当完好且品相不凡,真要出个内行价的话至少应该是十来万,虽没有外行人想像的那么夸张,但已经很不错了。其实这种东西的交易,主要还是看买卖双方互相的心理价位与出价、叫价资本,成交价并不确定,从几万到几十万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