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2/4页)

Lina解释道:“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对狗进行实验时,提出了‘习得性无助’效应。他将狗关在笼子里,然后打开蜂音器。只要蜂音器一响,他就会对狗进行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无法逃脱,只能被迫受电击。就这样进行多次实验后,他再次打开蜂音器,然后同时打开笼门。但是狗不但没有跑,而且在电击没有开启的情况下,它就主动倒地颤动呻吟。因为它已经丧失了求救和抓住希望的能力,反而在主动等待电击的到来,这就是习得性无助效应。”

“一个家庭如果父母过于强势,对孩子而言,常常会有两种变化。第一种是过度的叛逆,第二种就是习得性无助。不知反抗、不会反抗、不去反抗,哪怕已经到了足以反抗父母的年龄,但因为从小到大被无形的笼子束缚、被电击,他们已经丧失了逃脱的能力,所以他们不会摆脱这种困顿的状态。”

“当然,大卫·舒尔曼还没到这种‘主动等待电击’的地步,但是很明显,他是一个长期受压迫的孩子。当你主动和他说话时,他第一时间没有回答你,而是寻求母亲的意见。这就体现出,在他的潜意识里,他没有主动与外界交流的权利。”

伏城皱眉道:“但是就我看来,舒尔曼夫人并不像是一个很强势的人。”

“那凯尔·舒尔曼呢?”

伏城心中一紧,他抬头看着Lina。

Lina:“一个家庭未必需要两个法西斯,只要有一个足够强势的父亲,他就足以掌控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如今家庭的主宰者突然逝世,妻子和儿子一下子没了主心骨。所以他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飞机残骸发现后,没有第一时间来波士顿,是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该来,所以他们一直在家等着。”

“当UAAG向他们提出邀请,请他们来波士顿一趟,接受采访询问,他们这才动身。因为他们得到了‘命令’,于是麻木地接受命令,来到这个城市。”

“你昨天晚上告诉舒尔曼夫人,第二天早上八点会在调查总部等他们,所以八点整,分秒不差,他们出现了。”

Lina叹气道:“小舒尔曼才十六岁,但舒尔曼夫人已经被‘教育’很多年了。或许在这个父亲过于强势的家庭中,真正受最大影响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妻子。她已经再没有主动逃离笼子的能力了。当然,这一切只是我的分析。我没有直接和他们母子二人对话,具体情况也无法分辨清楚。”

伏城沉默良久,他转过身,对苏飞道:“凯尔·舒尔曼,性格极其强势。”

苏飞早已听呆了,过了好一会儿,点点头:“好,我记下了。”

Lina:“伏,接下来我和你一起接待受访者吧。”

伏城轻轻颔首。

心理学是一门神秘而重要的学问,在对受访者进行询问时,Lina可以更好地从对方的语气、用词,乃至是表情中判断出对方真正的意图。这也是卓桓让伏城和Lina两个人一起负责相关人员调查的原因。

到下午,两人又见了美航和机场的工作人员。

提前对机长凯尔的性格有了一个推断,伏城再提问题时,就有了指向性。

伏城:“你曾经和凯尔机长一起执飞过?请问你们一起执勤时,大概是什么情况。”

被采访的飞行员愣了愣,回答:“舒尔曼机长是个严肃认真的飞行员。他十分优秀,我们一起执飞的那一次,是由他负责飞机的驾驶,而我负责无线电通讯和仪表检查。他的驾驶技术非常出色,全程没有一次颠簸。他是个很令人崇敬的优秀飞行员。”

Lina:“你们一起飞行时,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印象深刻吗?”

他想了想:“有。有次空姐来送餐时,我吃的是B餐,舒尔曼机长吃的是A餐。但他不喜欢A餐的口味,我就提出和他换餐。但被他严厉拒绝了。等到一个小时后,他才吃了空姐新端上来的B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