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第4/6页)

你们不该放弃任何一个希望,草草了结。

卓桓对洛文斯说的话,UAAG的成员们并不知道。甚至连卓桓都不知道,昨天洛文斯彻夜未眠,坐在办公室抽了一烟灰缸的烟,满眼血丝地给NTSB总部发去一封长达32页的申请书,最后才促成了这件事。

他在申请书的最后一页,这样写道——

『空难是无可避免的。

1908年9月17日,螺旋桨出现应力裂纹,美军陆军中尉托马斯·塞尔弗里奇坠机牺牲,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空难遇难者。

1956年6月30日,联合航空718和环球航空2号于空中相撞,FAA(联邦航空总署)因此成立。

……

空难从来无法避免,但是飞机事故致死率从1960年的12%,到2012年的0.16%,每年在空中飞翔的飞机以几何倍数增长,事故率却同样以几何倍数降低。

从1903年,莱特兄弟展翅于空,至今已经过去一百一十七年。

自人类想离开大地,拥抱蓝天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是在与上帝,争夺那神秘的领域。

飞行员是人,调查员也是人。

在黑匣子没有找到的情况下,我们皆知非人为故障的可能性仅有1%不到。但Reid·Ivrin·Patrick先生说:“事故,只有1和0的可能性。”

当真的是飞行员失误时,那便是1。

若真的不是飞行员失误时,那便是0。

世上从没有那1%的可能。

在此前提下,结束这起调查,仅以一份调查报告作为事件的终结,那真的是FAA成立的初衷,是NTSB想要看到的结局吗。对此,我感到深刻的怀疑和困惑。

在真相来临前,不要武断地做出任何判断,更不要信以为真,盲目自大。

死人是不会说话的,他们不会为自己辩解。

哪怕仅有那一丝的可能,我们终究不该放弃。

这便是NTSB成立的初衷,也是我们每一次调查空难所想要得到的真正结局。每一起的事故,都是在推动我们迈向那个领域的步伐;每一次的牺牲,都是伟大的,都不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如何能埋没这些伟大的牺牲。

波士顿海湾的沙滩旁,298位遇难者的家属,于12月24日举办了遇难者悼念会。寒风中,我见到失去父母的女儿,颤抖着手将花束放在烛光前;我也见到年迈的父母,看着照片上女儿定格的笑容,相拥而泣。

他们牺牲了,而我们终究要为他们找到真相。

在此申请调查报告书发布后,NTSB继续打捞美航4012黑匣子,或对其进行公开悬赏。

埋葬在黑暗冰冷的洋流下的,是298个亟待看见真相,从未安息的灵魂。

Rest in peace。』

一整夜,洛文斯办公室的灯没有熄灭,传来键盘清脆的敲击声。

而另一边,UAAG的办公室里,头发花白的老约瑟夫戴着眼镜,望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光标,已经将这份调查报告撰写到事故原因方面。

作为一位极其优秀、经验丰富的空军飞行员,之后又从事了17年飞机事故调查,撰写一份事故调查报告,对老约瑟夫来说易如反掌。哪怕卓桓提出一个极其苛刻的要求:要求他将每个事故原因都写得篇幅相同,他打字的速度都毫无变缓。

然而凌晨五点,东方既明,有明亮的微光自大海之上、缓缓映射,蒸腾而起时,老约瑟夫却停下了他打字的手。

一份合格的飞机事故调查报告,包括四个方面。

所有空难经过的记录。

对空难经过的分析。

调查原因报告。

安全建议。

调查一起空难,除了给逝者以真相,更是要从其中得出教训与总结。

老约瑟夫数次将手放在键盘上,却始终没有打出一个字——

他写到了这份调查报告的最后,只剩下安全建议。

疲惫的双眼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一根根血丝从眼球上炸开。眼下是一层淡淡的青黑色,他累极了,然而比身体更累的,是那如同拖车一般,沉重而无法喘息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