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3页)

而《清都轶事》的爆火,无疑成就了在全剧中获得最高关注度的陆萸薇。

在剧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陆萸薇的粉丝数量从三百多万飙升至七百多万。从前只有三百多万僵尸粉的那个冷清之地,一下热闹了起来。

陆萸薇忽然就火了。

从寂寂无名到随处可见,只用了半部剧播出的时间。

这样的爆火,并不是强捧,而是多种偶然碰撞而出的时运。

说来神奇,清都有很好的原创剧本,有认真负责的制作团队,有两个圈内最强的流量明星,其中毁剧女王林微濛演技忽然合格更是在无数调侃声中让这部剧获得了一阵热度。

这样的热度带红了清都,却依旧没有改变男女主完全没有CP感的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剧方发现怎么推男女主CP的热搜都推不上去,自然就会推别的热搜。

而在推热搜时,发现与时听雨相关的格外容易推,尝到几次甜头后,便开始大力加推时听雨。

推着推着,热搜重心就变成了时听雨。

徐墨雅一开始真没想过这部剧会火,毕竟“有林微濛的剧必是烂剧”这句话都存在那么多年了。

她原本只想在剧播后借着当初林微濛抢角一事,在林微濛与陆萸薇两人的演技上作一下文章,稍微为陆萸薇吸点林微濛的血,为今后接剧做点铺垫。

只是得罪林微濛就有风险,加上如今林微濛演技也没她想象中那么差,清都这部剧又火了,大多热搜还是关于时听雨的,自然就没必要再用原计划炒作了。

突如其来的良性变数,让徐墨雅决定改变一下炒作方向。

那时,徐墨雅对陆萸薇说:“同人产出里最初那一批都是真爱,但是到了后面,热度一旦起来,就会有一堆为了热度跟风而创作的人。不管是为了什么,只要有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创作,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开始。”

她要那些创作者看到“时听雨”的热度,再用时听雨带火陆萸薇。

无疑,这方向是对的。

她在网上挑选了个别剪辑手的优秀作品,暗中买了些营销号转发,将热度拔高,给人制造一种热度很高的表象,刺激了一波同人创作。

剧还没播完,各大平台已出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同人作品,这些作品的涌现,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扑通扑通地往坑里跳,其中不乏当初说有林微濛死也不看这部剧的人。

这些人,入坑就是冲着时听雨。

接着,她找营销号发了一些“陆萸薇曾被旧经纪人埋没六年,四处跑组无剧可拍”的卖惨通稿,引了一波同情。

#心疼陆萸薇#登顶热搜,清都剧组导演、编剧,以及几个小演员纷纷声援,为陆萸薇立稳了勤恳、有天赋、性子好一类的人设。

就这样,在没有拉踩任何演员的情况下,为陆萸薇圈了一大波粉。

唯一遭殃的,只有冷落了陆萸薇六年的邓茹。

她的名字被有心人扒了出来,遭网上不少人臭骂了一顿,来去就是心瞎眼也瞎,耽误了这么一个好女孩的大好青春。

邓茹在发现事情不妥后,第一时间去找徐墨雅抱怨,徐墨雅却只拍了拍她的肩,道:“你有意见?”

徐墨雅本就看不惯邓茹那种带着手下艺人走捷径的手段,发通稿时哪里会去在乎邓茹的感受?

邓茹也不敢有意见。

徐墨雅是付总的妻子,对徐墨雅有意见,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她只能给陆萸薇打电话,求陆萸薇能原谅自己。

只是她当初对陆萸薇爱答不理,现在便已是高攀不起。

曾经随打随通那个号码,如今却是播了五六次才接通一次。

接通后,她语气愧疚地道了一通歉,最后却也只得到陆萸薇淡淡一句:“邓姐不必如此,我现在好或不好都与你无关。”

然后挂断电话,再也没有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