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增产(第2/3页)

1992年以前的中国,是台塑大笔投资的最后机会。他们如果拿稳了,不仅能够赚到大笔的利润和政治声望,还能扩展自己的产销网络到大陆。同时,中国也可以借助台塑,发展自己的石化产业。

但是,过了这个节点,好事就不再了。

看着王克岭的表情,苏城有些好笑又小气,转念一想,自己在这里瞎担心,给一个毛头小子说什么啊,甩甩手告辞。

王胜将他们送了出去,回来后,王克岭也抱怨:“这么个毛头小子,有什么好说的,你还送出门了。”

王胜本不想说话的,看他的态度,转念一想道:“克岭,你记得集团建荣达工厂的目的吗?”

“说明我们是真心谈判。”王克岭吐了一口气,道:“这么一来,我们在岛内的压力就更大了,要我说,是不建这个工厂的。”

“建荣达工厂,让我们在岛内的压力大了,但是能减小我们在大陆的压力,促使协议尽快签订。你知道,我们在大陆的压力为什么增大了吗?”

“大华石化。”王克岭做了工厂的负责人,怎可能不了解内情。

不用王胜再说,王克岭就深思了起来,一会儿,说道:“这么说,苏城这个毛头小子,是压我们加速的人?”

“没错,就是通过甲醇罐子,12万吨的扩到20万吨,而且要扩到50万吨。咱们要是不管不问,真说不好海沧基地会不会被他占去了。”王胜不是随便说说的。像是台湾六轻计划,算到1990年,也有17年了,还没有动工。大华若是以每年12万吨的速度增产,10年以后就有120万吨。在东南亚范围,这是能够支撑上百家小厂的产量了,占据海沧计划的拨地,也不是不可能。

王克岭却不相信,道:“他怕是没这个本事。”

王胜苦笑。本事这个东西,又是怎么说的呢。

两人相对无言。过了会儿,王克岭略带后悔的道:“要不是甲醇涨价,大华石化的资金估计要出问题。再早半年,或者晚一年就好了,正好让他们赚到一个包销合同,稳固了后方。”

包销合同是王胜去谈的,而且得到了董事会的同意,这下子被拿出来,王胜又羞又怒道:“大华名下是有油田的,哪里会现金枯竭。”

“他们不是还有一个花钱的大华燃气公司?再说了,联合国都通过了制裁伊拉克的决议,开战以后,阿联酋的油能不用运出来还是两说。伊拉克进攻科威特的时候,公告里是带着阿联酋的。”王克岭确实是去国外读书回来的,不是泡吧泡满回来的,对于关系的问题,了解的相当多。

王胜虽是王系旁支,不耐讥讽,直接道:“大华租到了阿联酋的输油管道,原油转往沙特运输。”

“哦?有点本事啊。”王克岭捻着下巴,这招明显是父辈那里学来的,他的年纪太嫩,有点不伦不类。

王胜无语的退出办公室,让王克岭一个人玩去了。第二天,他也有点不想上班,在被子里捂了半天,最后还是去了荣达工厂。

就算是一个装门面的工厂,也得把门面认认真真的装出来吧。

到了办公室,王克岭少见的看着报纸。

王胜略有些奇怪,也随手拿了一份报纸,展开来看。

本地报纸的头版,有大大的简体字标题:大华石化集团宣布同时再次投资4000万美元,安装8万吨甲醇设备,将产量提升到30万吨每年。

王胜并不奇怪苏城有这样的动作,只是快速的浏览下去。

“你看到了。”不知何时,王克岭站到了他身后。

王胜点头道:“就知道苏城不省心,看样子是昨天放出的消息。”

“只是宣布投资,既没有设备也没有投产,不知道怎么有这么多人捧他的臭脚。”

王胜有些奇怪的抬起头。心想:咱不是也只宣布一个投资的消息,就有无数人接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