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谁还没点黑历史?】(第3/3页)

宋维扬得知消息以后,自己并没有出面,但让人全部10倍奉还,一共花掉了50多万。

至于狮子大开口要挟起诉的,目前为止还真没有,中国首富的瓷可不是随便能碰的,至少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

眼见着于杰在网上越来越跳,跟着黑宋维扬的越来越多,陈桃率先坐不住了。她打电话给宋维扬道:“你就真不管了?”

宋维扬笑道:“我怎么管?又不可能全网络删帖,难不成找警察把他抓进去?这事儿越闹越说不清楚,你越理睬他越高兴,不如冷处理一段时间。”

陈桃说:“我来管!”

陈桃以前是喜丰公关部门的大总管,认识许多报纸杂志的总编。她逐一亲自打电话过去,问这些总编们,手里是否有于杰的黑材料。

你还别说,半天时间就找出来了。

无论古今中外,骂战都是理不清的,只会搞出一地鸡毛。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根本不讲道理,直接挖对方的黑材料,把这人的名声搞臭了,那他说话自然也就没有可信度了。

陈桃拿着于杰的黑材料连发几篇博文,别的废话没说,只是把杂志上的文章照搬上去。

第一篇博文,是拿于杰的《我看水浒》,与朱大可的《流氓的精神分析》对比,其中有三个段落惊人相似,甚至有些语句一字不改直接抄袭。

第二篇博文,是拿于杰的《知、性、游——重读杨绛》,与胡河清的《杨绛论》对比,两篇文章有多处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

第三篇博文,是把谢有顺的《盗亦有道——看文坛剽客》原文贴出来,这篇文章直接就是骂于杰抄袭的。

接着还有朱海军的《于杰不配做任何人的朋友》,刘绍铭的《剥皮的艺术》,李立研的《“天才”的“盲点”——由于杰学风到其立论》,这些文章的内容,全是讽刺或直接骂于杰抄袭,只不过以前没有引起大范围关注而已。

现在于杰和宋维扬的争论,早已成为网络热点。而陈桃把这些文章贴出来,立即让于杰阵脚大乱,已经引火烧身自顾不暇了。

宋维扬行骗至少没给人带来损失,属于各取所需。于杰的抄袭可是不告而取,这样没有职业道德的家伙,居然连续好几年遍地骂人,而且骂的全都是社会名人。

如今的小偷这么嚣张吗?

网友们有了这些黑材料做弹药,立即对于杰群起而攻之,于杰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的博客也从此不再更新。

也有不少人调侃说:“一个小偷,一个骗子,狗咬狗,一嘴毛,谁也不比谁光彩。”

陈桃在获得胜利之余,又写博文道:“于杰先生说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应该看其品德和社会价值。品德这种东西无影无形不好说,见仁见智的问题,我来说说社会价值吧。宋维扬先生是中国首富,他赚了很多钱不假,但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到目前为止,喜丰公司及分公司共有员工两万多人,直接解决了两万人的就业问题,另外还有数千个区域合作伙伴。再抛开上下游的相关从业者不谈,只说喜丰的农业合作计划,就为中国6个省的20多万农民实现增收……”

桃总在网上全力开火,可惜于杰早就夹着尾巴跑了,只剩下一群网友在哪儿大喊666。

人们在关注宋维扬的“创业”经历时,陈桃也跟着火遍全网,都知道喜丰有个言辞泼辣、得理不饶人的C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