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0章 给自己一个理想(第2/3页)

男人动手后,除了店员,在后面排队领馒头的人群里只有四五个人站出来劝架,谴责动手伤人的中年男人。当时排队的少说有40人,却只有十分之一的人站了出来。送了一年多馒头,受了一年多闷气,李裕妈妈一下就心死了。

被人扶起来后,李裕妈妈只说了一句话:“把店牌子摘了!”

坐在照进书房的阳光里,边学道看着一脸萧瑟的李裕问:“你劝你爸妈了吗?”

李裕点头:“劝了,后来媒体也找到我家,想写一篇凡人善举的正面报道。”

边学道问:“你劝他们继续开馒头店?”

李裕说:“没有,我不想让他们过的不开心。”

想了想,边学道问:“你觉得馒头店开错了吗?”

李裕摇头说:“没错。”

边学道问:“那你还要做善事吗?”

李裕点头说:“做!”

边学道问:“为什么?”

李裕说:“好事难做,但该做的还是得做,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边学道继续问:“怎么做?”

李裕说:“随心去做。”

边学道笑着问:“不怕被误解被辱骂?”

李裕抬着头,看着窗前的一盆君子兰说:“公道自在人心,就算被误解,就算被记恨,但肯定爱我的人更多。”

……

……

李裕离开边家去酒店了。

边学道独自坐在书房窗前,回味李裕的话,心生感慨。

总的说来,李家“爱心馒头店”失败于太过理想化。

李裕父母太想当然地以为做善事就会得到善意的回应,太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自己好。

现在想想,李家千万家财能败得那么快,原因必定是多方面的,李爸李妈的理想化思维肯定是“元凶”之一。

而李裕呢?

他很显然继承了父母身上的“理想化基因”,所以李裕对外表现出来的特质是善良、大方、专一、仗义、耿直和固执。

李裕的这些性格特质,在学校时会是很闪亮的魅力点,可是等他毕业走进社会,等他出了象牙塔走向“原始丛林”,除了“专一”,另外几点都可以成为被居心叵测者利用的致命弱点。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年在北戴河,祝海山的外围术士说李裕从二十三四岁开始走40年霉运,而李家找其他算命先生算也说出了大同小异的批语。

边学道几乎可以断定,在那个他当无名审读员的时空里,李裕的日子可能过得比他还不如。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了吧!

反思李家“爱心馒头店”的得失,从重生者的角度审视李裕的人生轨迹,边学道渐渐有了一些收获。

做人不能太理想主义,但又不能没有一点理想;做人不能太现实主义,但又不能一点不顾现实。

彻底的理想主义,势必要做出一些牺牲,彻底的现实主义,势必要泯灭一些良知,在边学道看来,这二者都不可取。

边学道是这二者的混合体——他没什么崇高的理想,也不会卑鄙地做损人不利已的事。他不会狂热地为所谓的大义牺牲,也不会放弃内心深处对道德和正义的坚守。他会争取,也会舍弃。他会坚持,也会变通。他会摇摆,但总归找回了初心。

而成功的路呢?

相对而言,现实主义者更容易获得成功,但他们的成功是有限的,他们因现实主义而成功,也因现实主义限制住了成功。

人类社会的大成功者,无一不是目光远大、雄心勃勃、敢想敢为、不轻言败之人,他们不会因为信奉现实主义而在暂时的“铁壁现实”面前回头。

历史上的真正出类拔萃之辈,最起码也要是“半理想主义者”,因为唯有理想能引导人穿越迷雾向着一个方向永航,唯有理想能让人独树一帜,另辟蹊径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