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子(第4/12页)

“还没有谢谢阁下帮我的忙呢……请教尊姓大名?”

“安碧城。”

“……是‘看朱成碧’的‘碧成’吗?”

“没有那么深的意思。只是因为,我的家乡,是一个盛产碧色美玉的城池——”

叫作“碧城”的男子一把推开了长廊尽头的门扉,转身展开了一个逆光的笑容:“这就是我的小店——‘水精阁’。我该如何称呼你呢?这位客人?”

门的另一边是一个临街的房间,高大的雕花窗棂正把最后一点夕照透进室内,橘色的柔光却在房间中折射出琼林玉树般的光彩,李琅琊被照得一阵恍惚,定下心才看清那是房中摆放着众多闪亮的物件,将暮色映出了最后的灿烂。那双绿翡翠般的眸子仿佛也被镀上淡淡的金红色,看到其中的探询之意,李琅琊才想起刚刚突然的名称转换,错愕里带着一点啼笑皆非,他也懒得去恪守宗室的规矩,随口报上了自己冠着尊贵姓氏的名字。

“李公子。”安碧城微微颔了颔首,声音里并没有太多的热切殷勤,倒是有种不容抗拒的顺理成章。“这是我的珠宝玉器店,没什么太珍贵的宝贝,不过呢,也许会凑巧碰上客人最想要的东西——不想看一看吗?”

李琅琊知道自己不是个擅长与商贾打交道的人——事实上,这种“放荡冶游”,身蹈市井的机会,并不是经常会出现。但以他有限的经验也能判断出,这位有着混血容貌的“胡商”,作生意的态度也太过随便了一点……虽然只有自己这一个客人,却没有喋喋不休的夸耀货物,也没有故作神秘地捧出什么外人难见的秘宝。窗外天色已经有些暗了,安碧城从紫玉腰带上解下了火石,顺手在旁边一棵七宝灯树上点亮了烛火。七层叠枝的光芒摇曳着照亮了店堂。他在绣工繁复的地毯上盘坐下来,像一位年轻的君王,神态安闲地检阅着小小的国度。

俏色玛瑙雕成的牛角杯,带着墨色水银沁的玉佩,枫叶纹描金的碧蓝色琉璃盘,在烛光映照下流动着不可思议光彩的大颗水晶珠,宛转吐纳着轻烟的孔雀石博山香炉,在其间拉起屏障,反射着月华冰纹的奇异织物……好像刚从小憩中醒来,带着梦幻颜色的珍奇一一展露出华丽的姿态,它们像随意开放的花朵,不加修饰的散放在几案和木阁上,与其说是待价而沽的货物,更像是随手即可把玩使用的摆设。

在以豪侈而闻名的四叔父申王李承义家中,李琅琊见过更为光华灿烂,穷极匠心的珠宝古玩,而在彻夜不息的歌舞饮宴中,它们被故作轻慢地随意炫耀着,只是为了衬托出宴会主角的放诞风流。而在这小小阁子里散放的名器,仿佛被主人赋予了某种静谧的魔力,在时光之尘中凝固着庄重的舞姿……

——可能是被这种气氛蛊惑了?李琅琊开始觉得,用“打发时间”的态度来对待已经不够了,还是,买一点什么吧?安碧城继续着无可无不可的表情,而一两句淡淡的讲解,总会在最适当的时候响起。解释某件宝物亦真亦幻的出处的同时,若有若无地肯定着它独一无二的风雅,还有眷顾它的人高明的眼光——这,这简直让人没有办法拒绝或装作没有听到啊!

因为一句“这是萨珊波斯传过来的银器,你看它外壁分成了九瓣莲花,这种纹样在中原很少见的。萨珊王室被大食国驱逐之后,会这种手艺的匠人是越来越少了。”李琅琊甚至买下了一只造型有点夸张的高脚银杯。看着这只银杯,一把金丝裹唐草纹饰刀鞘的短刀,两盒据说是用“于阗冷暖玉”琢成的围棋子,李琅琊苦笑着发现,身上带的银两是不可能足够支付这次挥霍了。“明天我差人把银子送到府上?”一句随意的询问换来更随意的回答——“好说,有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