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人们学会在地球上寻找道路(第3/7页)

波利尼西亚人的编织地图

关于指南针的来历,就说这么多吧,还是让它继续充满着神秘色彩吧!自从这根灵敏的小针指引着第一批威尼斯人从他们的浅海峡地带来到尼罗河三角洲,我们对指南针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展。例如,人们发现,除了在某些地点外,指南针的指针并不总是指向正北的,有时略微偏东,有时略微偏西——这种差别就是专业术语所指的“磁差”。磁差的产生是由于南北磁极与地球的南北两极并不恰恰吻合,而是相差数百英里。磁北极位于加拿大北部的布西亚岛,1831年詹姆士•罗斯(1800—1862年,英国海军军官。曾在北极和南极进行过磁力测量)爵士首次确定了这个岛的位置。磁南极则在南纬73度、东经156度。

“教堂尖顶”航行年代

对一位船长而言,由于磁差的存在,仅有指南针是不够的,他还需要海图,以便告诉他世界各地指南针所表现的不同磁差。这就涉及航海学了。航海学是一门高深的学术分支,绝非三言两语就可讲清楚的。就本书而言,我只希望你能够记住,指南针是在13世纪和14世纪传入欧洲的,对于航海成为一门有据可循的科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们不必再依赖毫无把握的猜测和痛苦而复杂的计算。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

现在,人们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航行的方向了,或者是向北,或者是北偏东,或者北一北偏东,或者北一东偏北……或者是指南针上所指示的32个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方向,而中世纪的船长则只有另外两种仪器来帮助他在茫茫大海中辨别方位。

第一种是测深绳。测深绳几乎与航船一样古老。它可以测出海洋的任何一点的深度。如果有一张标明了他们目前航行的这片海洋的深度的海图,测深绳就能告诉他附近水域的情况,并以此确定航船的方向。

还有一种是测速器。最初的测速器是一块木头,船员将它从船头扔到水中,然后仔细观察这块木头到达船尾要用多长时间,由于船头到船尾的距离是已知的,人们就很容易计算出船要通过某个地方需要多长时间,并由此(或多或少的)推算出航船的速度。

后来,木头逐渐让位于绳子。这是一种又长又细但很结实的绳子,在它的一端系了一块三角形的木头,这段绳子预先按照固定的相等长度打上了一个一个的绳结,被分成了很多截,在一个船员将绳子抛下船的同时,另一个船员将沙漏打开计时。当沙子从瓶中漏干之后(当然,人们要预先知道沙漏的时间长度,一般是三两分钟),船员就将绳子从水中拉上来,并数一数在沙子从一个瓶漏到另一个瓶中的时间,有多少绳结抛到了水中。只需要很简单的运算:每一个绳结代表一海里,知道船在这段时间里航行了多少海里,就能计算出航速。不过,船长只清楚航速和航向还是不够的,因为海流、潮汐和海风随时都会扰乱他最精心的计算。其结果就是,即使在指南针引进了很久之后,任何一次普普通通的航海旅行都可能是一次充满风险的经历。于是,那些苦思冥想,试图从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的人意识到,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找个东西替代原来的教堂尖顶。

我这样说绝不是开玩笑。在航海史中,那些教堂尖顶、高耸的海滩沙丘上的树冠、堤坝上的风车以及沿岸的犬吠都曾经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们是固定点,是参照物,无论发生什么事,它们总是固定不动的。有了这些参照物,水手们就能推算出自己的方位。他会告诉自己:“我必须再向东走。”因为他记起,这是自己上次到过的地方。当时的数学家(顺便说一下,他们是那个时期的天才,虽然他们掌握的材料不充足,仪器不精确,但他们却能够在数学领域取得出色的成就)十分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们要寻找到一个能代替那些人工“参照物”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