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男”安倍仲满的海外留学之路——赴唐留学生(第2/5页)

不过您不用担心,紧跟着你身边那个清秀斯文的小哥,分享他的主角光环就好。这小哥就是阿倍仲麻吕了,这时候他还不叫晁衡。

你们俩都是留学生,在这个四五百人的大团里,跟你们身份相同的还有十几个青少年贵族。四五百人分乘四条大船,在船上,你们的地位比大部分人高一点儿,比如像知乘船事、船师、船匠、舵师、水手长、水手等航海人员;史生[119]、射手、声音生[120]、杂使、玉生[121]、锻生、铸生、细工生等杂役人员,理论上都是为你们服务的。此外,船上的译语、主神(神官)、医师、阴阳师、画师、卜部[122]、音声长[123]等专业人员,也不如你们身份高。

但是,真正统率管理这四五百人的,有四五级官员,他们才是在海上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人。

这个团的最高团长押使,名叫多治比县守,再过一会儿他将去皇宫,从天皇手中接过节刀。节刀就代表他受日皇命令统理这个遣唐使团,副使以下任何人都可以用这把刀随便砍杀,不用偿命。

押使的下级是大使,你们的大使叫大伴山守。再下一级是副使,叫藤原马养。然后下面还有判官、录事[124]等行政和外交官员,他们都可以在船上发号施令。至于你们这些留学生,还是乖乖听话比较好。

拜过鬼神,拜过国王(日皇还嘱咐了几句“你们到大唐以后要恭恭敬敬的,别惹人家嫌弃啊”),你和阿倍仲麻吕领了朝廷发给的学费和生活费,每人四十匹、一百屯绵、八十端布。你们随身带的仆人也可以各领到一小笔生活费。

四五百号人上船从九州南下,要航行三十天左右,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到达中国大陆。途中几乎肯定要遇到台风、海啸、巨浪、沉船……你死死抓住阿倍,把他当个救生圈就行了。

好不容易漂上岸,你们集齐幸存者,点点人头。还不错,主要官员都在。那些水手工匠是不用上京的,留在本地等着,押使多治比县守带领行政官员和你们这些留学生先去本地官府报备。

这时候,您开始感觉出了您和阿倍仲麻吕之间的差距—他的唐言,也就是中古汉语学说得很好,可以当个译语人用。您呢,虽然在竞争留学生时也学过必修课唐言,但是只能说是哑巴汉语,笔谈还行,张嘴就一股味噌腔,被人笑死了。

好在使团里除了留学生会汉语外,还有专门的译语人,其中很多来自新罗,他们充当海东诸国与大唐之间的语言翻译很久了,也深懂门道。你们团长押使面见唐朝官员以后,一张嘴道:“我大日本天皇有诏……”新罗译语人听完之后对唐人转述,就成了:“东海日本国藩王上奏天朝……”

只要你们懂汉语的留学生闷声不语,双方就皆大欢喜。交换文牒,互赠礼品,当地官府给你们开具了“公验”,说明这一行几十人是过海漂到本地上岸的使团,已经验明身份,并非内地逃奴奸佞,现往长安朝见天子,过路守捉关卡不必留难云云。

你们拿了这道文书,就可以上路往长安走了。同时,当地官府也会派出信使,乘驿骑飞报长安,日本国遣唐使团又来啦!

长安朝廷接到报告以后,一般会先下令,让沿途官府对使团给予照料,别让人家好不容易漂洋过海上了岸,却饿死在前往长安的半路上。遣唐使抵长安后有唐廷内使引马出迎,奉酒肉慰劳,随后上马由内使导入京城,住进四方馆,由监使负责接待。接着遣唐使呈上贡物,唐皇下诏嘉奖,接见日本使臣,并在内殿赐宴,还给使臣授爵赏赐。

这是那些押使、大使的活动,像你和阿倍仲麻吕这样的留学生呢,待遇就没这么好。你们进了京,向负责接待的鸿胪寺说明来大唐求学的目的,鸿胪寺官员顿时就犯了难,摸着胡子告诉你们,这得等等,他们要去问国子监有学生空额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