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会组织:上限未定(第3/13页)

公元2000年:纽约,16 700 000人,156.37分。据《经济学人》的《袖珍数字世界》估计,2000年墨西哥城的人口为18 100 000人,圣保罗为18 000 000人,但纽约仍然是西方核心地带(即美国、加拿大边境地区,以及西北欧和中欧)最大的城市。

公元1900年:伦敦,6 600 000人,61.8分。钱德勒估计伦敦的人口为6 480 000人,根据多种官方统计资料,似乎城市历史学家们普遍认同的数字为大约6 500 000。

公元1800年:伦敦,900 000人,8.43分。关于1800年的人口比1900年的争议要多一些。一些资料来源认为伦敦的人口数要小一些,证据是将官方统计数字与见证人的评述结合在了一起。当时西方第二大城市可能是君士坦丁堡,钱德勒认为其人口为570 000人。

公元1700年:伦敦、君士坦丁堡,600 000人,5.62分。钱德勒估计君士坦丁堡人口为700 000人,而伦敦为550 000人;贝洛赫(Bairoch)认为君士坦丁堡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650 000~1 000 000人。国际中世纪后勤学项目联合主任之一约翰·霍尔顿(John Haldon)认为,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可能将近700 000人。我的论点是在综合了税收记录、食品进口记录、出生和死亡记录,以及城市覆盖的面积后得出的。

公元1600年:君士坦丁堡,400 000人,3.75分。埃里克·琼斯(Eric Jones)认为君士坦丁堡的人口为600 000人;钱德勒认为是700 000人;贝洛赫则说是650 000~1 000 000人。证据仍然主要是税收记录、食品进口记录、出生和死亡记录,以及城市覆盖面积,但1600年时证据质量骤然下降。

公元1500年:开罗,400 000人,3.75分。弗兰克说贝洛赫估计开罗人口为450 000人,贝洛赫还估计君士坦丁堡人口为300 000~500 000人,但约翰·霍尔顿认为距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遭洗劫过去不久,人口估计只剩下100 000人左右。证据与1600年和1700年的仍是一类,但对于公元500~1500年,就如何解释这些证据,争议要大得多。欧洲历史学家和中东历史学家有时也采用非常不同的方法,经常导致对伊斯兰城市不切实际的高估,他们认为人口密度会达到每公顷500~1 000人。伊斯兰城市的历史学家对于把握不大的估计往往比欧洲的历史学家谨慎。对开罗的估计似乎尤其成问题。证据主要来自军人登记册、当时人们的印象,以及城市覆盖面积,但在对证据所做的解释中存在很多疑问。

公元1400年:开罗,125 000人,1.17分。这是我本人的估计,是在比较了欧洲城市在黑死病期间极高的死亡率的基础上做出的。钱德勒认为开罗在1400年仍然有360 000居民,但那将意味着人口只从瘟疫前巅峰时期的450 000人下降了20%。这似乎与阿布·卢格霍德(Abu-Lughod)和多斯(Dols)所述不符。关于证据的本质,见“公元1500年”一段。

公元1300年:开罗,400 000人,3.75分。关于资料来源和问题,见“公元1500年”一段。

公元1200年:巴格达、开罗、君士坦丁堡,250 000人,2.34分。关于这些城市的人口,有一些不同意见,但一般都认为人口全都在200 000~300 000人之间。然而,也有一些估计(尤其是对巴格达),认为还要高很多(见“公元1000年”一段)。

公元1100年:君士坦丁堡,250 000人,2.34分。威克姆(Wickham)认为开罗在11世纪时,人口也达到了250 000人。

公元1000年:科尔多瓦,200 000人,1.87分。这是我的估计。也有几项估计认为科尔多瓦的人口达到了400 000~500 000人。钱德勒也认为君士坦丁堡的人口达到了300 000人,巴格达人口为125 000人。然而,这些估计似乎都太高了。霍尔顿认为君士坦丁堡的人口为150 000人,而巴格达居住区的面积(550~860公顷)似乎太小了,不足以居住100 000人以上的人口。科尔多瓦的面积大致是巴格达的两倍,因此,11世纪其巅峰时的人口为200 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