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非洲和大洋洲 (1850~1945年)(第4/10页)

东非的奴隶贸易由阿拉伯人控制。该地的奴隶贸易不断扩大,一直持续到19世纪60年代,在英国外交和海军威慑下第一次限制并最终在1897年废除了该地的奴隶贸易。

正是由于奴隶贸易的兴盛才让一些沿海的统治者建立了大量的国家,如西非的达荷美国王和东非的桑给巴尔苏丹王国。因为捕获奴隶从根本上严重破坏了非洲的财富和人口,因此,禁止奴隶贸易必然有助于为以后国家的建立提供一个更强大的经济基础。

随着奴隶贸易的衰落,欧洲机器纺织品和其他产品与各种非洲原材料的交换不断增长。组织这类贸易并从中课税不会损害国家建立的基础,另一方面,欧洲和商人也发现向非洲出口武器有利可图。随着象牙贸易的增长,狩猎者可以使用新式枪支来猎杀大象。枪炮也给统治者和酋长带来了很多好处,他们可以让士兵使用一些新式武器。随着效能好的军火的传播,包括一些像在祖鲁战争中诞生的锋利的长矛和西非博尔努王国的装甲骑兵等优越的武器都完全过时了。当然,这为整个非洲政治体系带来了一种让人极度不安的因素。

这些在农业、贸易和武器上的影响深远的变革足以颠覆非洲社会。另外一个就是宗教因素。狂热的穆斯林和日益增加的基督教传教士增加了另外一个层面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在1850年之后的几十年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非洲的伊斯兰传教史几乎和伊斯兰教一样久远,并且在整个19世纪中对穆罕默德的信仰不断扩大到新的地区,直到20世纪传教的方式与之前都没有什么根本差异。在东非和西非的大多数国家,统治者都发现伊斯兰律法的思想非常有助于对国家的统治和扩张他们的权力。例如在阿散蒂王国(现代的加纳),尽管很多地方仍然保持着多神教信仰,而且伊斯兰并未深入到阿散蒂村庄仅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但是组织良好的阿散蒂王国的王室中有一个伊斯兰经师组织,帮助统治者管理日常事务。

在非洲人同欧洲人遭遇、冲突时,欧洲人总是通过优越的军事力量向非洲人施加压力,而这样有时会激发表达非洲人悲愤和绝望情绪的狂热的伊斯兰运动。如在1837年由一名阿尔及利亚人在麦加附近建立的沙努西托钵僧兄弟会,这个兄弟会遍及撒哈拉沙漠东部的绿洲,在那里他们带头长期反抗那些游牧居民,因为这些游牧民愿意接受那里沙漠地带的领土被法国和意大利费尽心机的兼并。在苏丹,另外一个穆斯林圣人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在1886年向他的追随者宣布:他是马赫迪,即伊斯兰教的复兴使者。他发起了对刚刚在尼罗河上游地区建立统治的土耳其—埃及统治者的反抗。但是宗教热情经受不住炮火的冲击,在1896~1898年,英国军队和埃及统治者协同行动再次征服了苏丹并且摧毁了马赫迪的军队。

这种穆斯林运动不会给非洲带来任何根本性的新景致,因为狂热的宗教兄弟会团体常常在宗教复兴以前就转变为对领土的征服,例如19世纪沙努西和马赫迪运动就是如此。然而,基督教传教士却带来很多新事物,如学校、医院、非洲语言的文学和对西方文明的思想和技术基础的基本认识等。基督教传教士的活动规模在整个19世纪中稳定扩大。教会学校逐渐造就了一群新非洲人,他们接受了西方模式和思想的正规教育。这经常让他们与任何传统的生活方式相背离。因此,随着西方教育模式的出现,传统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支柱崩溃了。

回顾非洲1978年以前的主要历史,可以清楚地发现在20世纪后期受到西方模式教育的人注定要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在1850年,甚至是1878年,欧洲教育对非洲的影响还不是很明显。因为直到这时非洲本土政治体系像很多世纪以前一样,控制着非洲大陆大部分地区。欧洲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渗透仍然不太强烈,除了在最南端首先进入该地区的布尔人(荷兰人)为了逃避英国在开普殖民地(1815年建立)的统治,而于19世纪30年代在奥兰治河一带与军事力量占优的班图部落发生了冲突。另外,如乍得湖附近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博尔努王国和突然兴起的祖鲁军事专制王国(1817年建立[1])等控制了大部分内陆地区。但是在一些居住条件好的地区没有出现一些类似于国家的任何组织,这是由于家庭和村庄纽带足以满足居民的所有需要,并且没有出现强大的外来者要求定期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