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党派的斗争与更替(第4/8页)

得知前方战事失利,雅各宾派的表现变得更加强硬。他们认为,失败的原因一定是有人背叛,上次那么被动的战役还能取得辉煌的胜利,这次反而失败了,这一定是有着党派阴谋的。吉伦特派、部长和将军们遭到了雅各宾派的强烈谴责,他们被指责为串通一气,要将法国拱手交给敌人。除了猜忌的因素外,再加上争权夺势,希望独占统治权的雅各宾派已经动了将他们除掉的念头了。吉伦特派被当作下手的第一个目标。雅各宾派由于还不善于利用人民的选举权达到目的,便想利用召开国民公会的时机,趁机将他们干掉。罪恶的日子定在了3月10日。由于国事危机,国民公会本来是处于长期举行会议的状态。雅各宾派在雅各宾俱乐部和科德利埃俱乐部议定:分成两队,分别向国民公会和部长们那里进发,然后一举拿下。但是他们还是失算了。由于消息不慎走漏了出去,吉伦特派当晚并没有去国民公会,各区也对这种阴谋表示反对。他们甚至还遭到了陆军部长贝农维尔带领的一营布勒斯特结盟军的拦截。由于天公也不作美,阴雨不断,他们只得四散回家。

第二天,这件事就被韦尼奥揭发了。他要求执政会议彻查这起事件,并将暴动委员会的成员投入监狱。他呼吁,如今起义和暴动的界限已经被人为地混淆了,在当权者的误导下,公民甚至分不清是与非,匪徒的挑衅被误认为是示威,抢劫被误认为是维护公安的措施。这种歪理邪说影响越来越大。人民本应拥有自由,却被限制要与当权者一样,要向当权者屈服,要和当权者合作,去杀戮当权者的政敌。谁要是不这样做,当权者将会利用人民来惩罚他。如果任由这种行为发展下去,那么就像希腊神话中农神萨图恩吃掉自己的儿子一样,人民也会被革命一个个吞食掉,等待大家的,最终将是专制暴政和种种灾难。韦尼奥的呼吁引起了国民公会的共鸣,但国民公会并没有落实他提出的措施。

旺代暴乱

由于上次的阴谋没有得逞,雅各宾派一度偃旗息鼓,停止活动。不过,随后发生的旺代暴乱,又燃起了他们的希望。旺代这个地方交通闭塞,与外界联系很少。这里很少有城镇,大多是一些零星的村落,是贵族和神父最后的栖身之所。他们在这里保持了旧制度的教义和社会,神父们积极向农民灌输的那一套就是农民的信条。农民们淳朴强悍,愚昧落后,甘于遵守旧的社会秩序,也根本分不清自身利益和贵族利益的界限。由于还没有新思想的传入,加上缺乏中产阶级的领导,这里的人民对于革命不但一无所知,而且毫不理解。在贵族和僧侣的煽动下,这种意识形态和法国大多数地方是截然相反的,迟早会发生一场冲突。

执行征集三十万军队的命令成为了这场暴动的导火索。其实在此之前, 这里1792年已经发生过大规模暴动,不过由于策划者鲁阿里侯爵的被捕而半道夭折了。但一切暴动的条件都已具备了,征兵的命令成了这次暴动的信号。马车夫卡特利诺、海军军官夏雷特、猎场看守人斯托夫莱等几个身份迥异的人,带领被征者袭击了宪兵,随后,暴动就蔓延到整个旺代。英国在背后偷偷支持这场暴动,向暴动者提供金钱和武器。部队和国民自卫军被派去平乱,马尔塞将军、果维利埃将军、基迪诺将军、利果尼埃将军等先后吃了败仗。夏蒂荣、布列絮尔、维埃等地被旺代军占领了。

为方便行动,旺代军对建立了编制的地区分配进行了部署。他们成立了各有一万人至一万两千人的三个兵团,部署在三个军区,拥护卡特利诺为统帅。第一军区号称“安茹军”,负责据守卢瓦尔河两岸,指挥官是邦尚;第二军区号称“大军”,负责据守中部,指挥官是德尔贝;第三军区称为“沼泽军”,负责据守下旺代,指挥官是夏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