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一:安徽全椒的“走太平”(第2/2页)

过三桥两街,就进入太平文化广场。广场矗立三门五楼石牌坊一座,坊名“太平坊”,年前才在明代义民坊的原址上复建的。坊梁上镌刻“大明正统七年敕谕:永蹈忠厚,表励乡俗”。昭显全椒乡风民俗淳厚悠长。

揖过坊表,穿贺橹楼关。贺橹楼是太平桥的关楼,为纪念贺若弼伐陈保民之功而重建。该楼全木结构,全以波罗格精工筑制。波罗格民间也称铁梨木,耐腐蚀的珍贵硬木,是当年贺若弼治橹造舟的材料。走太平廊桥,桥额左右分嵌“江淮背腹”、“吴楚冲衢”横匾,都是新建的。桥下有一井,即太平井。井亭顶上有圆孔。太平之夜子时,月升中天,从亭顶孔中直落井里,形成三月同映奇观。广场上矗立着新建的主建筑太平阁。阁四方五面,取五谷丰登之意;阁高九丈九尺,谐意久久太平;阁体用料全取桉树,暗喻平平安安;阁体宏大,结构紧凑,变化多端,堪称继滕王阁、蓬莱阁之后的“天下第三阁”。

广场上百戏笑场未歇,百味挤地叫卖,焚太平香拜太平神,掷太平钱试太平运,走太平桥祈太平褔,坐太平桩求太平嗣。货多农器,于耜举趾;商贾约聘,参差千家。市列珠玑,人会灯影。红男约绿女,灯火阑珊中。花容只向月镜照,衣香犹带玉炉烟。

(全椒田胜林特为本书写作,今成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