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风玉露七夕情:中华情侣节(第2/6页)

第三个人物是天上的织女。她是天帝的小女儿。老牛看牛郎为人忠厚,就教牛郎,七月七,天上的仙女会在湖中洗澡,你可以去追求穿绿色衣裳的织女。牛郎听老牛的话就去追织女。织女果然也看中了牛郎的人品,就跟着他,做他的妻子。一个天上仙女,一个人间牛郎,地位悬殊,天悬地隔,结成姻缘,恩爱夫妻。不久生了一男一女,四口之家。光靠牛郎的耕种不足以养活一家四口,织女会织布,心灵手巧,织得特别好,加上从天上带来的蚕丝,可以织出五彩的云锦天衣。织女又从天上带来蚕,教附近的人养蚕织丝绸,大家共创好生活。虽然无权无势,但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一家人过得非常和谐温馨。这是典型的自然经济时代男耕女织的美满小家庭。

故事下半段,天帝发现女儿嫁给那么一个贫困的牛郎,发怒了,派天兵天将要把织女抓回天上去。怎么办?牛郎没有办法。这时候老牛已经很老了,告诉牛郎,我很快要死了,你把我的牛皮披在身上,就可以上天追织女。果然天兵天将把织女抓走了,牛郎披上牛皮,挑了一个担子,前面男孩金哥,后面女孩玉姐,就上天去追织女。眼看要追上的时候,王母娘娘从头上拔一根金簪,一划,天上出现了银河,波涛滚滚,拦住了牛郎。织女已经在河东了,牛郎还在河西,一条大河横亘在中间把他们隔开了。

后来有说是天帝,有说是王母娘娘,发了善心,让他们一年的七夕相会一次。隔着银河没有桥怎么相会?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框架中,有喜鹊感动了,喜鹊很有自我牺牲精神,七夕都飞来银河两岸,首尾相衔接,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座桥,就叫“鹊桥”。让牛郎织女踏着自己的身体在鹊桥上相会,这就成了“鹊桥会”。牛郎织女也成了鹊桥上的神仙“鹊桥仙”。据说七夕那天晚上,你在天空看不到鸟了,到哪儿去了?都到银河上搭鹊桥了。到了第二天大家发现,满天飞的喜鹊,头毛都秃了,羽翼都残了,就是它们以身做桥,不惜牺牲自己的羽翼、自己的容貌,成就天上人间美好的姻缘。这是人与环境和谐的一种想象。

牛郎织女两星宿,七夕银河相会,是非常美好的佳期。因此就把他们的相会叫“星期”。七夕节也叫做星期(如王勃《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后来也用来指男女成婚之日。这么美好的故事,很有诗意,很浪漫。可以说七夕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中最有浪漫色彩的节日。古代写传统节日的诗歌很多,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是过年(春节),有人统计过,古代诗歌里写七夕的超过写过年的。牛郎织女美好的传说,引发了诗人的诗情,写了很多好诗。

《鹊桥仙》主题曲

七夕诗词中,最有名的叫《鹊桥仙》,古代的词都有词牌。词牌最早往往跟它的内容是有关系的,后来就成了单独的词牌,不一定跟原始的内容相关联了。《鹊桥仙》这个词牌最早就是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得名的。《鹊桥仙》的词牌里,影响最大的就是北宋时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头句字面上是写纤美的彩云在“弄巧”,变幻着巧妙的图案,暗寓着赞美织女的巧手能巧织云锦天衣。“纤”与“巧”相应,既准确地抓住织女善“织”的“巧”的特征,又为全词二“仙”的相会布下浪漫的背景和氛围。

飞星就是天上的流星,闪烁的流星时不时划破天空急驰而过,是在为他俩传递离愁别恨呢,还是在为他俩暗渡银汉迢迢相会探马先报?是呀,离别经年,有此一会,便点燃了希望,凝聚起情思。浓情蜜意相聚于金风玉露的良宵,一次欢聚,便胜过人间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