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周本纪第四(第4/12页)

第二天,清除道路,修缮社庙和商纣的王宫。到了规定的日期,一百名兵士扛着上有九条飘带的云罕旗作为仪仗队走在前面。武王的弟弟叔振铎护着已经陈列好插有太常旗显示王者威严的仪仗车,周公旦拿着大斧,毕公拿着小斧,在左右夹辅着武王。散宜生、大颠、闳夭都执着剑护卫着武王。进了城,站立在社坛南面大部队的左边,左右辅卫的人全都跟从。毛叔郑捧着当作玄酒用的在月光下取得的露水,卫康叔在地下铺上用公明草编成的籍席,召公奭进献彩帛,师尚父牵着祭祀用的牲畜,尹佚宣读策书祝文说:“殷家的末代孙季纣,断绝废弃先王的英明德政,侮辱蔑视天地神不给祭祀,惑乱残暴商家都邑的百官贵族,他昭彰显著的罪恶,已经被天皇上帝闻知了。”于是武王再次跪拜叩头,说:“我承受着更改朝代的天命,革除殷家政权,接受上天圣明的旨命。”武王又再次跪拜叩头,就走出去。

封商纣的儿子禄父让他仍统辖殷家的余留民众。武王由于殷地刚刚平定还没有安集,于是派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辅助禄父治理殷。接着命令召公去释放被囚禁的箕子,命令毕公去释放被囚禁的百官贵族,到商容居住过的里巷去表彰他。命令南宫括去散发鹿台的钱财,分发钜桥的积粟,来赈济贫弱的普通民众。命令南宫括、史佚展出九鼎和宝玉。命令闳夭对比干的坟地增填墓土划定疆界。命令宗祝官员负责在军中举行祭祀奠吊阵亡将士。于是罢兵回到西部去。行进中巡视,记叙政治事件,就写了《武成》。分封诸侯,颁赐用于宗庙祭祀的宝器,写作了《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代的圣王,于是用褒奖的规格封神农的后代在焦地,黄帝的后代在祝地,尧帝的后代在蓟地,舜帝的后代在陈地,大禹的后代在杞地。于是又分封功臣谋士,把师尚父作为第一个受封的人。封尚父在营丘,国号叫齐。封弟弟周公旦在曲阜,国号叫鲁。封召公奭在燕国。封弟弟叔鲜在管国,弟弟叔度在蔡国。其余的人按照次序也受了封。

武王征召负责管理九州的各州君长,登上邠地的山阜,来遥望商邑。武王回到周都镐京,入夜睡不着觉。周公旦来到武王的处所,问:“为什么睡不着觉?”武王说:“告诉你:因为上天不肯享用殷家的祭祀,从姬发我未出生到现在这六十年,珍贵的麋鹿放在荒牧(比喻贤人被逐小人在朝),有害的蝗虫漫山遍野(比喻灾害严重民不聊生)。上天不保佑殷家,于是我们周家现在才能成就王业。上天扶建殷家的时候,他们登进任用名贤三百六十人,致使殷家的事业虽不甚昭显但也没有一下子就摈弃灭亡,一直到现在。我们周家还没有确定能够获得上天的保佑,哪里还有闲工夫睡觉!”武王接着说:“确定上天的保佑,让民众依从天子的朝廷,都要搜求出那些不顺从天命的恶人,要跟殷王受一样地惩处他们。日日夜夜辛苦操劳召徕贤人,以便安定我们西部地区,我只有办理好各种事情,直到使德教施于四方并放射出光明。从洛水河湾一直延长到伊水河湾,居地平易没有险固,那是夏代旧的居住地。我南边望到三涂,北边望到太行山、恒山的边鄙都邑,回过头瞻望到黄河,审视出洛水、伊水两岸,觉得它并不远离天子的居室,是建都的好地方。”在洛邑规划了营建周家的陪都然后离去。把马匹纵放在华山的南面,把牛放牧在桃林塞的旧墟一带;让军队放下干戈等兵器,经过整顿后解散:向天下显示不再用武了。

武王已经战胜殷家,这以后过了两年,问箕子殷家灭亡的原因何在。箕子不忍叙说殷家的坏处,拿兴存或灭亡国家的道理告诉武王。武王也感到难为情,因而就询问了一些天地间自然规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