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第2/3页)

项籍已经死去,天下平定,汉王当了皇帝,韩信被封为楚王,齐国划为郡。曹参归还了汉的丞相印。高帝封长子肥为齐王,而任命曹参为齐的相国。在高帝六年赏赐列侯爵位时,与诸侯剖符为凭,让受封者世世代代相传而不绝。曹参食邑平阳一万零六百三十户,封号叫平阳侯,取消以前所封的食邑。

曹参以齐相国的身份率军攻打陈豨的部将张春的军队,打败了他。黥布反叛,曹参以齐相国的身份随从齐悼惠王率领步兵和车骑十二万人,和高帝会合攻打黥布的军队,大破敌军。向南打到蕲县,回师平定竹邑、相县、萧县、留县。

曹参的功绩:总共打下两个侯国,一百二十二县,俘虏诸侯王二人,诸侯丞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一人。

孝惠帝元年,废除诸侯国设置相国的法令,改命曹参为齐国的丞相。曹参当齐国的丞相时,齐国统辖七十座城。天下刚平定,悼惠王年轻,曹参把长老、书生都召来,询问安定百姓的办法,到会的原来齐国儒生好几百人,一人说一套,曹参无所适从。听说胶西有位盖公,精通黄老学说,派人携带厚礼去请他。见到盖公后,盖公对曹参说,治理国家的办法是崇尚清静无为,让百姓自行安定,并推举出这方面的同类事情,一一陈述道理。曹参于是让出正堂,让盖公住到里面。曹参治理国家的要领是采用黄老学说,所以他做齐相九年,齐国安定,人们大力称赞他是贤明的丞相。

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听到这个消息,告诉门客赶快准备行装,说:“我将要入朝当相国。”过了不久,朝廷的使臣果然来召曹参。曹参离开时,嘱咐齐国的后任丞相说:“要把齐国的狱市作为威慑手段寄以希望,要慎重,即使坏人不多也不要干扰撤消。”后任丞相说:“治理国家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吗?”曹参说:“不能这么说。狱市的职能是惩恶劝善,所以善恶并容,现在你干扰撤消它,坏人到哪里容身呢?我因此把它摆在头等位置。”

曹参原先微贱时,和萧何的关系很好,到他们官至将军、相国时,产生了隔阂。等到萧何临终时,向惠帝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一人。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办事没有任何变更,一切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

曹参从郡国官吏中物色不善于言辞,稳重厚道的长者,找到后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史。官吏凡是语言文字刻求细微末节,想致力于名声的人,总是把他们斥退赶走。曹参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及宾客见曹参无所事事,上门来的人都想进言劝告。客人一到,曹参总是拿出醇厚的美酒堵他们的嘴,过一会,来客想进言,曹参又递酒让他们喝,直到喝醉离去,始终不给来客开口劝谏的机会,如此习以为常。

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宿舍,官吏宿舍整天饮酒高歌、喧嚷欢呼。曹参的随从官吏很厌恶这种状况,但又无可奈何,于是他们请曹参到后园游玩,听官吏醉酒高歌、狂呼喧闹,随从的官吏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治罪。曹参反而让随从的官吏取酒摆设座位痛饮起来,也高歌欢呼,与官吏们相应和。

曹参看到别人有小过失,专意隐瞒掩盖,所以相府里总是平安无事。

曹参的儿子纜做中大夫。惠帝怪罪相国不理政事,以为这“岂不是轻视我吗”?于是对纜说:“你回去,私下从容不迫地试着问你父亲说:‘高帝刚永别了群臣,皇帝还年轻,你身为相国,整天饮酒,不向皇帝请示汇报,依据什么考虑国家的大事呢?’然而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纜假日回家,闲暇时陪侍父亲,把惠帝的话变成自己的意思规劝曹参。曹参大怒,鞭打了纜二百大板,说:“赶快进宫侍奉皇帝。天下的事不是你应当说的。”到上朝时,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惩治纜呢?是我叫他劝你的。”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想想,圣明英武你和高帝相比谁强?”皇上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的才能和萧何相比谁行呢?”皇上说:“你似乎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况且高帝和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参等谨守职责,遵循已有的法度不变,不也就行了吗?”惠帝说:“好。你不要再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