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第2/4页)

况且大王攻打楚国将从哪里出兵?大王将向仇敌韩国和魏国借路吗?如果这样,恐怕从军队出发的那日起,大王就要担心它不能回来了,这就是大王把军队资助给仇敌的韩国和魏国吧。大王如果不向仇敌韩国和魏国借路,就必定要攻打随水右边的地带。随水右边的地带,这一带都是广大的河水,山林溪谷,不能生长庄稼的地方。大王即使占有它,也不能算是得到了土地。这样大王有打败楚国的虚名,却没有得到土地的实利。况且大王进攻楚国的时日,齐、赵、韩、魏四国一定都要出兵来响应大王。秦、楚两国的军队忙于交战而无法脱离,魏国将出兵来攻打留地、方与、菑地、湖陵、砀地、萧地、相地,原来宋国的土地必定全部归魏国所有。齐军向南进攻楚国,泗水流域一定被攻占。这些都是平原,交通方便,又是肥沃富饶的土地,却使魏、齐各自攻占。大王打败楚国使韩国和魏国在中原的势力雄厚起来,同时加强了齐国。韩、魏两国的强大,足够来同秦国较量。齐国南面以泗水为界,东面靠渤海,北面靠黄河,没有后患。天下的国家没有比齐国和魏国更强大的了。齐国和魏国得到土地,保持有利条件,谨慎地对待下属,一年以后,即使未能称帝,也有余力阻止大王称帝了。

凭着大王的国土这样的广大,人口这样的众多,军事这样的强大,一动武就和楚国结怨,竟然使韩国和魏国把帝号的重权让给齐国,这是大王失算了。我替大王着想,不如友好地对待楚国。秦、楚两国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来对付韩国,韩国一定收手。大王利用东山的险阻,凭借河曲的便利,韩国一定会成为大王关内的侯吏。这样大王用十万军队镇守郑地,魏国就会心寒,许地、鄢陵闭城自守,上蔡、召陵不相往来,这样,魏国也成为您的关内使吏了。大王一旦友善地对待楚国,那么关内两个拥有万辆车的大国就会用兵力去向齐国索取土地,齐国右边的土地就可以拱手取得。大王的土地横跨中国东西,拦腰约束天下,这样就使燕国、赵国不能依靠齐国、楚国,齐国、楚国不能依靠燕国、赵国。然后震惊燕国、赵国,又直接动摇齐国和楚国,这四个国家用不着中伤就会降服了。

秦昭王说:“好。”于是就制止白起出兵,并且辞退韩国和魏国。还派遣使臣贿赂楚国,相约成为盟国。

黄歇接受条约后回到楚国,楚国派遣黄歇和太子完到秦国做人质,秦国把他们扣留了几年。楚顷襄王病了,太子完不能回国。楚国太子完跟秦国宰相应侯相好,这时黄歇就劝说应侯道:“相国果真和楚太子相好吗?”应侯说:“对。”黄歇说:“如今楚王恐怕是一病不起了,秦国不如让楚太子回国。太子如果能够继承王位,他一定厚待秦国,并永远感激相国,这就既亲善盟国,又辅佐了万乘之主。如果不让太子回国,那么他就是咸阳一个平民罢了;楚国另立太子,必然不会服事秦国。失去盟国,又断绝了万乘之主的友谊,不是办法。希望相国仔细地考虑这件事。”应侯把这些话传达给秦王,秦王说:“让楚太子的师傅先去探问楚王的病情,等他回来之后再考虑这件事。”黄歇替楚太子着想说:“秦国扣留太子,想借此求得好处。如今太子的能力还不能够有办法使秦国得到好处,我对此十分忧虑。而阳文君的两个儿子在国内,大王如果寿终,太子不在国内,阳文君的儿子一定会被确定为继承人,太子就不能奉祀宗庙了。不如逃离秦国,跟使臣一道出去。我请求留下,用死命抵罪。”楚太子便换了衣服,扮作楚国使臣的车夫而出了关口,黄歇留守馆舍,常常替太子托言生病。估计太子已经远离,秦国不能追上,黄歇就亲自对秦昭王说:“楚太子已经回国,出关很远了。我该死,希望赐我一死。”秦昭王非常愤怒,想让他自杀。应侯说:“黄歇作为人臣,献身来孝忠他的主子。如果太子继位,一定任用黄歇,所以不如无罪让他回国,借此亲善楚国。”秦国便遣送黄歇回国。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楚顷襄王就去世了,太子完继位,这就是考烈王。考烈王元年,用黄歇作宰相,封为春申君,赐给他淮北地区十二个县。十五年后,黄歇对楚王说:“淮北地区邻近齐国,那里事态紧急,请求把它设为郡更为合适。”就一并献出淮北地区十二个县,请求封到江东。考烈王答应了他。春申君就在原吴墟筑城,用来作为自己的都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