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第2/4页)

汉高祖从平城撤回以后,韩王信逃亡到了胡地。正当这个时候,冒顿做匈奴单于,兵力强大,拥有射手三十万,多次侵扰北部边境。皇上忧虑这件事,询问刘敬。刘敬说:“天下刚刚平定,士兵疲于战争,不可以用武力去征服。冒顿杀死父亲,自封为单于,娶庶母为妻,仗恃武力逞威风,是不可以用仁义说服的。只能用长远之计使他的子孙成为汉朝的臣子罢了,但是恐怕陛下不能做到。”皇上说:“如果行,为什么不能做!究竟怎么办?”刘敬回答道:“陛下如果能把皇后的亲生大公主嫁给他,再用丰厚的礼物赠送他,他知道汉朝嫁公主,送厚礼,蛮夷必定羡慕用汉家女子做阏氏,所生的孩子必定是太子,接替单于。为什么呢?他们贪图汉朝的厚礼。陛下如果每年按时能利用汉朝所剩余的,而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多次去慰问、馈赠,并顺便派遣能言善辩的人,用礼节去劝告、说服冒顿,这样,冒顿在世的时候,本是汉家的女婿;死了,那么外孙便做了单于。哪曾听说外孙敢跟外公分庭抗礼的事呢?军队可以不必出战而逐渐使他们臣服。如果陛下不能派遣大公主去,而让皇族女子或后宫女子冒充公主,他也会知道,到时不肯宠幸她,是没有好处的。”汉高祖说:“好。”准备派遣大公主去。吕后日夜哭泣,说:“我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为什么要把她抛弃给匈奴!”皇上终于不能派遣公主,就选取一个宫女,冒充大公主,嫁给匈奴单于,派遣刘敬前往缔结和亲盟约。

刘敬从匈奴回来,便向皇上报告说:“匈奴河南地区的白羊、楼烦二王统辖的匈奴部族,距离长安近的仅七百里,轻骑兵一天一夜就可以到达秦中。秦中刚刚经过战争还很破败,人民稀少,土地肥沃,可以移民逐渐充实。那些诸侯刚起兵的时候,如果不是齐国的田氏家族和楚国的昭、屈、景三姓,没有人能够发动。现在陛下虽然定都关中,但实际缺少人力。北边靠近匈奴,东边有六国诸侯的王族,宗族强大,一天发生事变,陛下也是不能高枕无忧地睡觉的。我希望陛下能把齐国的田氏家族,楚国的昭、屈、景三姓,燕、赵、韩、魏各国诸侯的后代,以及天下的豪杰名家都迁居关中。太平无事时,能靠他们防备匈奴;诸侯各国发生变乱,也足以率领他们去东征。这是加强主干削弱枝节的办法。”皇上说:“好!”就派遣刘敬去把他所提到的十多万人移居到关中。

叔孙通,是薛县人。秦朝时凭文学才能被征为待诏博士。几年后,陈胜在山东地区揭竿而起,使者把这件事报告朝廷,秦二世便召集博士儒生们问道:“从楚地征调的守边士兵攻打蕲县进入陈地,这件事,各位看来怎么样?”博士儒生三十多人上前说:“为人臣子,不能逆乱,逆乱就是反叛,要判死罪而不可赦免。希望陛下赶紧出兵攻打他们。”秦二世发怒,变了脸色。叔孙通上前说:“各位儒生说的都错了。如今天下成为一体,毁掉郡县的城堡,销熔各地的兵器,向天下人表示不再使用它。况且上有英明的君王,下有完备的法令,使人人奉公守职,四面八方都来归附,哪里有敢反叛的人!陈胜这批人只不过是偷鸡摸狗的盗贼罢了,何足挂齿?郡守、郡尉正在捉拿归案,哪里值得忧虑!”秦二世高兴地说:“好。”又遍问儒生们,儒生们有的说是反叛,有的说是盗贼。这时秦二世命令御史追究,把那些说是反叛的儒生们交狱吏治罪,因为不是他们该说的。凡说是盗贼的都不予追究。于是赐给叔孙通丝绸二十匹、衣服一套,任命他为博士。孙叔通离开宫殿以后,回到馆舍,儒生们说:“先生为什么说话这样阿谀奉承呀?”叔孙通说:“诸位不知道,我几乎不能逃脱虎口!”叔孙通于是逃离了,前往薛郡,薛郡已经投降楚军了。等到项梁到达薛郡,叔孙通就随从了他。项梁在定陶军败身死,叔孙通就随从了楚怀王。楚怀王成为义帝,移居长沙,孙叔通被留下来侍奉项王。汉高帝二年,汉王让五个诸侯的军队随从他攻入彭城,叔孙通投降了汉王。汉王兵败向西撤退,因此叔孙通最终随从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