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第4/5页)

晁错是颍川人,在轵县张恢先生那里学过申不害、商鞅的刑名学说,跟洛阳的宋孟和刘礼同一个老师。他凭着文学才能担任了太常掌故。

晁错为人正直严厉。汉文帝时,全国没有研究《尚书》的人,唯独听说济南的伏生,是以前秦朝的博士,研究过《尚书》,九十多岁了,年老不能应征,文帝就下令太常派人到他那里学习。太常派遣晁错到伏生处学习《尚书》。回来后,趁着上书陈说应当做的事情,根据《尚书》进行论述。文帝诏令他先后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太子家令。晁错凭着他的辩才,得到太子的宠幸。太子家里人称他为“智囊”。

汉文帝时,晁错多次上书,陈述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应当修改的法令。几十次上书,文帝不听取,但惊奇他的才能,提升他作中大夫。当这个时候,太子称赞晁错的计策,袁盎和各大功臣都不喜欢晁错。

景帝就位后,用晁错作内史。晁错曾经多次请求密谈政事,景帝总是听从,恩宠超过九卿,法令多为他所修改。丞相申屠嘉虽然内心不服气,但又无力伤害他。内史府建在太上庙外的空地里,门朝东开,进出很不方便。晁错就朝南开了两扇门出入,凿开了太上庙外空地上的围墙。丞相申屠嘉听说后,大为恼怒,想借这个过失写奏书请求诛杀晁错。晁错听到这个消息,当夜请求单独进见皇上,原原本本地向皇上陈述了这件事。丞相上朝奏事,趁机说了晁错擅自凿穿太上庙的围墙作门,请求皇上把他交给廷尉处死。皇上说:“这不是庙墙,而是庙外空地上的围墙,不至于触犯法令。”丞相谢罪。退朝后,申屠嘉生气地对长史说道:“我应当先斩了他再报告皇上,却先奏请,反被这小子卖弄了,实在是失误。”丞相终于生病死了。晁错因此更加显贵。提升为御史大夫,陈述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他们的土地,没收他们的旁郡。奏章送上去,皇上命令公卿、列侯和皇室集会商议,没有谁敢非难,只有窦婴跟他争辩,从此和晁错有了嫌隙。

晁错修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都哗然疾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到这消息,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刚刚就位,你执政掌权,侵犯削弱诸侯,疏远人家的骨肉,人们都议论埋怨你,为什么呢?”晁错说:“本来嘛。不这样,天子不受尊崇,国家也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天下安宁了,而晁家可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就服毒药自杀,说:“我不忍心看到灾祸连累到我身上。”死后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然反叛,用诛杀晁错为名义。等到窦婴、袁盎进言,皇上就让他穿着上朝的礼服,在东市斩首了。

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担任校尉,攻打吴、楚两军时担任将领。回到京城,上书陈述军事情况,进见皇上。皇上问:“你从军中来,有没有听说晁错死后,吴、楚退兵了?”邓公说:“吴王谋反几十年了,因为削减封地而发怒,以诛杀晁错为名,但他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且我恐怕天下的士人都将闭口,不敢再进言了。”皇上说:“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忧虑诸侯强大了不能控制他们,所以请求削减诸侯的封地来尊崇朝廷,这是万代的利益。计划刚施行,竟然遭到杀戮,对内杜塞了忠臣的言路,对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这样做是不可取的。”这时景帝沉默了好久,说:“您说得好,我也悔恨这件事。”就任命邓公担任城阳中尉。

邓公是成固人,有很多奇妙的计谋。建元年间,皇上招揽贤良的人才,公卿们推荐邓公。当时邓公被免了职,就从平民起用他做了九卿。过了一年,邓公又托病免官回家。他的儿子邓章因为研究黄帝、老子的学说,在王公大臣中间很有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