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吴起变法(第2/9页)

魏武侯连连点头称善,说:“今天总算听到圣人之言啦!西河的事情交给您办,寡人很放心!”

放心归放心,考虑相国人选的时候,魏武侯却把“你办事我放心”的吴起撂到一边,选择了政绩平平的田文。

吴起很想不通,找上门去对田文说:“我想跟您论论功劳,可以吗?”

田文早有思想准备,说:“可以。”

吴起说:“率领三军之众,将士莫不用命,敌国不敢入侵,您比我如何?”

田文说:“我不如您。”

吴起说:“领导百官,亲近万民,充实府库,您比我如何?”

田文说:“我不如您。”

吴起又问:“镇守西河,秦军不敢东向,韩、赵俯首称臣,您比我如何?”

田文说:“那我更加不如您,我哪有那本事啊!”

吴起说:“我就奇怪了,您什么都不如我,官位却在我之上,这是为什么呢?”

田文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闹了半天,您是想问这个啊?”

吴起说:“正是。”

田文说:“您既然问了,我也不妨直说。您想,主上刚刚即位,在朝中尚未确立威信,百姓对他也不是很了解。这种时候,您觉得他会将国事交给您还是交给我呢?”

说白了,你吴起上马能打天下,下马能治天下,功高盖主,国君对你很不放心,只愁找不到机会限制你的权力,怎么可能让你当相国?别做梦了。

吴起一下子醒悟过来,朝田文作了一揖,说:“相国之位,确实非您莫属。”

这就是中国式的政治,一句功高盖主,憋死多少英雄汉!

战争仍在继续。

公元前391年,三晋联军再度讨伐楚国,在大梁、榆关再度大败楚军,魏国从此将大梁据为己有。

公元前390年,齐国讨伐魏国,取襄陵(今河南省睢县)。

公元前389年,秦国出兵讨伐魏国。吴起率步兵五万、战车五百、骑兵三千,在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大败秦军。

公元前387年,吴起率魏军讨伐齐国,势如破竹,一直攻至灵丘(今山东省滕县),报了三年前的襄陵之仇。

就在这一年,田文去世了。

公叔痤的阴谋

田文的去世让吴起心里又燃起了希望——这一次,无论如何该轮到他了吧!

吴起觊觎相国这个职位,一方面自是贪恋权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一偿夙愿。别忘了,当年他离开卫国,可是发过重誓,不当上卿相,就再也不回来了。这么多年来,他离梦寐以求的卿相都只有一步之遥。然而就是这一步之遥,似乎成为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叫他如何不郁闷?

事实证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魏武侯很快任命公叔痤为新的相国。如果说,前番任命田文还算情有可原的话,这次任命公叔痤,就不只是吴起一个人有意见,朝野之间也有颇多微词了。

大伙普遍认为,年纪轻轻的公叔痤之所以能当上相国,只有一个理由——他是魏武侯的女婿。

有很多人为吴起鸣不平。这些话渐渐传到了公叔痤的耳朵里,由此引起的反应是嫉恨。

公叔痤嫉恨吴起的才能。

吴起有才,举世皆知。然而田文不嫉恨,是因为田文无才,压根没想过要跟吴起比。公叔痤就不同了,从后面的历史看,公叔痤也算是个有才能的人——当然,如果跟吴起比起来,还是差那么一两个级别的。半缸水嫉恨一缸水,世之常理。

公叔痤想害吴起,但是苦于找不到机会。他的心思连仆人都看出来了。有一天,一个仆人对他说:“要赶走吴起,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

公叔痤说:“哦?”

仆人说:“吴起这个人,很爱惜自己的名声。您可以跟主上说,吴起太有才能了,魏国又不大,而且与秦国搭界,恐怕他不会想长久留在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