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绯闻引发的谋杀案(第2/5页)

不知道为什么,听说公孙熬死了,东门襄仲变卦了,他决定禁止公孙熬的遗体回国。

俗话常说:走着出去,躺着回来。这下可好,躺着回不来了。

古人对死人是很讲究的,一个人活着,在哪里无所谓。但是死了之后一定要千方百计落叶归根,否则就成了孤魂野鬼,没有人供奉,就是饿鬼。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人老了,老婆死了。

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人老了,孩子死了。

人生最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人死了,老婆还年轻,孩子还小。

公孙熬的孤儿寡母守着公孙熬的尸体,痛哭流涕,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人觉得他们可怜,给他们出主意:你们啊,把公孙熬的棺材放到齐鲁交界的堂阜去,鲁国人一定会把棺材弄回去的。

好主意。

当个人问题搞成国际问题之后,问题往往就容易解决了。

公孙熬的棺材就这样放在了齐鲁边界。

齐国人在看热闹,于是鲁国人受不了了。

这个时候,公孙熬的大儿子孟孙谷已经走在了公孙熬的前面,因为孟孙谷的儿子还小,孟家的家长就由公孙熬的二儿子孟孙难接任了。孟孙难的母亲就是声己,声己恨死了公孙熬,因此孟孙难一开始对父亲尸体落叶归根的事情也睁只眼闭只眼。可是,如今父亲的尸体成了国际笑话,孟孙难受不了了,于是来到朝廷请求把父亲的尸体运回来。东门襄仲一开始不同意,孟孙难就跟他玩坐地泡,你不同意,我就静坐示威。不仅我一个人静坐示威,还要让我全家都来静坐示威。

眼看事情要闹成群体性事件了,东门襄仲害怕了。

“去去去吧,怎么说你爹也是咱们一家人,去把棺材接回来吧。”东门襄仲松了口。

当个人事件搞成群体性事件之后,事情往往就容易解决了。

就这样,公孙熬总算落叶归根了。基本上,根据“活人的面子可以不给,死人的面子一定要给”的原则,公孙熬的葬礼享受卿一级的待遇。

声己不肯去见公孙熬的棺材,就在停尸房外面哭了几嗓子算是敷衍了事。东门襄仲原来也不准备去哭丧,被叔仲惠伯忽悠了一阵,还是去了。

公孙熬的小老婆和两个小儿子现在就住在了鲁国。说起来,鲁国人对亲情还是很看重,孟孙难对这两个小弟弟挺关照,很喜欢他们。

多年以后,孟孙难去世,孟孙谷的儿子孟献子接任家长,对两个小叔叔也很不错。但是,后来有谣言说公孙熬的两个小儿子要害死孟献子,孟献子没有在意,反而两个小叔叔觉得很不安,于是搬出孟家,当了守门人,后来先后战死。说起来,公孙熬的两个小儿子都挺有骨气。

【东门襄仲】

在公孙熬死的那一年,齐国发生了大事。什么大事?齐昭公死了。

昭公死了,就该儿子公子舍继位。可是,昭公的弟弟公子商人下了毒手,把公子舍给杀了,然后自己当了齐国国君,就是齐懿公。

齐国发生的事情,跟鲁国有什么关系吗?

通常,齐国发生的事情都跟鲁国有关系,因为他们是近邻加近亲。

这一次,跟鲁国有什么关系?

公子舍的老妈子叔姬是鲁国人,具体来说,是襄仲的妹妹。

鲁国人是比较重亲情的,通常,嫁出去的女儿如果死了老公或者老无所养,都会想办法给接回娘家。现在,子叔姬的老公死了,儿子也被杀了,一个人在齐国孤苦伶仃,怪可怜的。襄仲于是派人去了齐国,请求把子叔姬送回鲁国。

齐懿公拒绝了鲁国人的请求。

没办法,襄仲派人前往王室,请周王出面帮忙。于是,周王派了单伯去齐国协调,谁知道齐懿公动了驴脾气,把单伯给扣留了,还把子叔姬给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