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和平探索(第4/4页)

子产的信中有这样一句:“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

什么意思?你是愿意让大家说“老范给了我们好生活”,还是要让大家说“老范靠压榨我们而过上了好生活”?

其实,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都应该摸着良心问自己这个问题。

赵武上任,因为自己没有战功,只是靠年头熬上来的,因此需要做一些事情来让诸侯拥护自己,想来想去,就干这件事情最得人心。

“其实,晋国也不差这点东西,大家表达个心意也就够了。今后东西少给点,平时的礼节到位一点,诸侯得实惠,晋国得面子,不是双赢吗?”赵武对六卿们说。大家都觉得有道理。

这件事情一做,全世界齐声欢呼。诸侯们都说:“赵元帅真是个好人哪,为我们做了一件实事。”

从那之后,诸侯的使节们跑晋国跑得更勤了。

赵武还有更进一步的和平计划,那就是跟楚国人展开和平谈判,两大阵营今后和平相处。而为这件事情,他先后找来了鲁国的叔孙豹和宋国的向戌,对他们说:“齐国刚刚发生了内乱,崔庆两家肯定没心思在世界上惹是生非。两位跟楚国的令尹关系也不错,今后不妨找机会跟楚国人坐下来谈谈,从今之后摈弃武力,让大家都过上安生日子。”

为什么赵武没有找郑国人?因为郑国人不具备这样的地位。

对于这个建议,叔孙豹和向戌都纷纷叫好,谁不想过安生日子啊?

不过具体做起来就不一样了,鲁国人习惯了“擦掉一切陪你睡”,因此尽管拥护,但是却没有多少主动性;再说了,这项方案对他们来说,意义不是太大。

而宋国不一样,他们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他们谋求独立地位,而办成这件事情恰好有助于他们的地位。另一方面,宋国紧邻楚国,是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主要受害者,因此晋楚和平对于宋国的好处是看得到的。

所以,向戌对这件事情很卖力。

向戌先去晋国和六卿们探讨了和平模式,晋国六卿经过讨论之后制定了和平方案,具体就是:第一,晋楚两国互相承认对方的霸主地位以及对方的势力范围;第二,双方的扈从国除了朝拜自己的盟主之外,还要朝拜另一个霸主。

向戌拿着这个方案去了楚国,楚国人这时候正处于下风,看到这个平等方案当然非常满意,于是立即同意。

这两个超级大国同意之后,大的局面基本就确定了。但是,还有两个国家需要单独说服,一个是秦国,一个是齐国。秦国表示同意,因为他们也在谋求和晋国之间的和平,而齐国在一开始并不愿意,因为他们觉得没面子,朝拜一个国家也就算了,还要朝拜两个国家,太没面子了。可是,经过讨论之后,齐国还是同意的。

晋平公十年(前548年)赵武接任中军帅,到晋平公十二年(前546年),两年时间里,宋国的向戌竟然把事情办妥了。

周灵王二十六年、晋平公十二年、楚康王十四年、齐景公二年、秦景公三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宋平公三十年、郑简公二十年、卫献公元年,这一年的六月,全世界诸侯将在宋国首都睢阳聚首,见证世界和平的到来。

在世界和平到来之前的短暂时间里,我们要抓紧时间介绍一下这些年来楚国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