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反腐倡廉(第4/5页)

子罕想了想,收下了玉。之后,他找人把玉加工好了,卖了出去,把卖的钱给了来献玉的人,那人于是发了财,回老家去了。

子罕那段著名的话原话是这样的:“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予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子罕这人的思维方式很别致,或者说很理智,堪称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具有典型的“春秋先贤”特征。

十年前,宋国太宰皇国父在农忙季节为宋平公修别墅,子罕请求过完农忙再修,宋平公没有同意。修别墅的民工们就唱歌,这么唱:“白脸黑心皇国父,逼迫我们修别墅;黑脸红心是子罕,为民请命把心暖。”

子罕听说之后,就亲自拿着鞭子去督工,鞭打那些出工不出力的人。于是,再也没有人唱歌了,大家都骂:“该死的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

有人问子罕为什么这样做。

“小小一个宋国,如果有人被诅咒,有人被歌颂,这个国家一定会乱的。”子罕说。

有道理吗?太有道理了。

宋国就是这么一个国家,一个出傻瓜的国家,也是一个出哲学家的国家。

世界和平大会之后第二年,宋国闹灾荒,子罕去找宋平公,请求把公家的粮食借给老百姓。同时,子罕也把自己家的粮食借出去,而且都不要借据。大夫们也被要求把粮食借出去,有的大夫家里确实没有余粮,子罕就把自己的给他们一些,让他们借出去。

这一年,宋国虽然闹灾荒,但老百姓都没有挨饿,而且,整个官场的形象焕然一新,因为好事是大家一起做的,至少老百姓是这样认为的。

【和平来临】

世界和平大会开得非常成功,但是,也埋下了两个伏笔。

有两个重要国家没有来参加,一个是秦国,一个是吴国。

按照双方的约定,各自的盟国各自通知。楚国故意没有通知秦国,原因很简单,他们很乐于看到秦国继续骚扰晋国。晋国也没有通知吴国,同样的理由,他们也乐于看到吴国继续骚扰楚国。

所以,大国是不能相信的,他们总有很多小算盘。

不管怎么样,世界和平大会的成功程度还是出乎晋国和楚国的意料的。大会结束之后不久,晋楚两国就分别派遣了智盈和蒍罢到对方国家出访,监督盟约执行情况。

第二年夏天,盟约开始执行了,也就是说,朝拜之旅开始了。

齐景公、陈哀公、蔡景公、北燕伯、杞伯等国家元首前往晋国朝拜。

与此同时,郑国派游吉前往楚国朝拜。刚进入楚国境内,楚王就派人来让他回去。

“你回去吧,好像你的规格不够,我们将派人去晋国问一问,到底该国君前来还是派个大夫来做做样子就行了。”楚国人也没给面子,直接赶回来了。说起来,这不怪楚国人,我这边都派盟国国君去晋国了,凭什么你的盟国派个大夫来就行?

“哎,这就是你们的不对了,和平大会上你们说得好啊,说凡事要考虑小国的利益,利于小国的和谐稳定。如今我们国家闹灾荒,国君不方便出来,这才派我出来,怎么就不行了呢?”游吉也挺能说,而且郑国确实闹灾荒了。

“别说这些,不好意思,我们也是奉命行事,别让我们为难好不好?”

说来说去,游吉还是被赶回来了。

原本,中原国家都跟郑国打的一个算盘,都打算派个卿去敷衍楚国人。如今游吉被赶回来了,大家知道要忽悠楚国人是没戏了。

没办法,秋收一过,中原诸侯们纷纷上路,前往楚国朝拜去了。当然,齐国除外。

郑简公第一个到,朝拜完之后匆匆回国了。鲁襄公和宋平公出发较晚,在路上听到了楚康王去世的消息,于是宋平公和向戌掉头回国,而鲁襄公还是坚持去了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