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要离刺庆忌(第4/5页)

“伍兄说得也对,不过,小弟还有一点自己的看法,不知道子胥有没有兴趣听一听。”伯嚭没有伍子胥那么激动,语调很平静地对伍子胥说。

“兄弟说,我听听。”

“说起来,我们家比你们家还要冤,我祖爷爷伯宗在晋国就是广受称赞的好人,可是怎样?被人灭门;我爷爷伯州犁对楚国又是忠心耿耿,可是怎样?又被人杀;到了我伯父,又是精忠报国,可是怎样?还是被杀,连我爹也搭进去了。

我们家冤不冤?冤,比你家还冤。

可是,回头想想,为什么我们家在晋国被杀,在楚国也被杀呢?赖昏君?赖奸臣?可是别人怎么就不被杀呢?我在想,到了我这辈,会不会在吴国也被杀?

我感觉,问题不是出在别人身上,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所以,仇要报,自己也要反思,不能让前人的悲剧再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我反思的第一个结论就是,别太死心眼,说话不要太直,反正国家也不是咱的;反思的第二个结论是,干革命要跟对人,我爷爷的死就是因为没有跟对人;反思的第三个结论就是,不要轻易相信别人,我伯父就是这么死的。

子胥,我说的也许你不爱听,可是,真就是这么回事。”伯嚭说完,看着伍子胥。

伯嚭的一番话让伍子胥吃了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人有这么深的城府。可是,伯嚭的话句句都是真话,都是实话。

“兄弟,我知道你说的都是心里话,也都有道理。可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我做不到。”伍子胥有点感动,但是心里有点怪怪的味道,看着伯嚭似乎没有从前那么亲近了。

吴王阖闾非常高兴,因为伍子胥和伯嚭又来了,而且,这次他们绝口不谈报仇的事情,却说起了楚国人扶持公子盖余和公子烛庸,在舒地(今安徽庐江县)为他们修建城池,今后作为攻击吴国的据点。

“大王,我们请缨率领吴军讨伐楚国,铲除叛徒。”伍子胥请战了。

吴王阖闾看了伯嚭一眼,笑了,他就知道伍子胥想不到这一点,一定是伯嚭的意见。

“好。”吴王阖闾任命伍子胥和伯嚭为主帅,率领吴军讨伐楚国的养地。

在舒地为两位吴国公子筑城的主意是囊瓦出的,当时子西(楚平王庶长子)就劝他说:“现在吴国总是打我们,没事还找点事,而咱们总是打不过他们。如今你在舒地给两个公子筑城,那不是故意招惹他们吗?”

“嘿,老夫自有妙计。”囊瓦不听,还是实施了筑城计划。

城刚修好,吴国人就来了,两个楚国人带着。

伍子胥和伯嚭的能力原本就很强,他们不仅熟悉吴国人的战法,还了解楚国人的战法,真正的知己知彼。知己知彼,再带着仇恨,谁能抵挡?

不过两人并不是有勇无谋的人,他们决定采取攻心战术。

“兄弟们,乡亲们,祖国的亲人们想念你们,投降吧。”吴国军队向守城的楚军高声劝降,而守城的楚军都是当初随两个公子投降的吴军,听到乡音,一个个都有些动摇。

(伴奏音乐:故乡的云。)

这边还没有攻城,城里面就开始有人偷偷翻墙出来投降了。

与此同时,囊瓦紧急派司马沈尹戌领军驰援,可是沈尹戌知道去了也打不过,于是在路上磨蹭,迟迟不到。

吴军围城七天,城里的楚军就都变成了吴军,剩下了公子盖余和公子烛庸两个光杆司令。结果,兵不血刃,吴国占领了舒城,活捉了公子盖余和公子烛庸。

“砍了。”伍子胥下令。他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这样的活不要留给吴王阖闾。

随后,吴军一把火烧了舒城,浩浩荡荡回国了。

等到沈尹戌率领楚军来到,只看见一座被烧焦的烂城,和两具无头男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