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扎莫林(第4/10页)

对文化好奇心很重的葡萄牙人开始观察当地社会的分层,并且学得很快。这几周的非正式交易让他们得以瞥见印度洋贸易的机制与节律,以及供给网络的概况。他们记下了这些信息,留待将来参考。卡利卡特本身就是姜、胡椒和肉桂的主要产地,不过质量更好的肉桂来自“一个叫作锡兰的岛屿,在向南八天的航程之外”。丁香产自“一个称为马六甲的岛屿”。[26]“麦加商船”(即来自阿拉伯半岛的商船,从那里到卡利卡特有五十天的航程)可以将香料运往红海,然后通过一系列转运,先抵达开罗,然后顺着尼罗河运往亚历山大港。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桨帆船从亚历山大港运载香料。他们注意到了这项贸易中的所有制衡与壁垒:不充足的转运能力,前往开罗道路上的盗匪横行,需要向埃及苏丹缴纳的高额税费。葡萄牙一心要扰乱这条复杂的供给链。

7月和8月是卡利卡特的贸易淡季,因为时间太早,季风还不能把阿拉伯三角帆船从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吹来。但葡萄牙访客一定观察到存储妥当、等候阿拉伯三角帆船的各色商品,闻到把潮湿空气熏染得香喷喷的香料气味,并看到来自中国的瓷器和漆器,以及黄铜、加工过的金属、硫黄和宝石。葡萄牙人的生意很萧条,这一点儿都不奇怪。

他们还听到了一些故事,可以上溯到许多年前,那时候有神秘的访客到此,他们“像德意志人一样留着长发,除了嘴巴周围不蓄须”。那些人显然是带着宏大的技术资源前来的。

他们登陆的时候穿着胸甲,戴着有面甲的头盔,并携带一种附在长矛之上的兵器。他们的船只装备了射石炮,尺寸比我们使用的短小些。他们一度每两年来一次,每次都带来二十或二十五艘船。他们没有说明自己是什么民族,也没有说给卡利卡特城带来了什么货物,只是他们的货物包括非常精美的亚麻布衣服和铜器。他们往自己船上装载香料。他们的船像西班牙船一样,配有四根桅杆。[27]

这个故事含糊不清,但说的肯定是中国明朝派来的庞大的星槎船队。它们早已经消失,在印度洋留下了有待填充的权力真空。不过,和海上所有的漂泊者一样,他们也留下了自己的基因。卡利卡特和马拉巴尔沿海居民有一点儿中国血统。

8月初,达伽马做好了离开的准备。他在此地的生意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他可能急于抢在一大群阿拉伯船只抵达之前离开,也是为了抢在风向变得对起航不利之前。但问题是,他那远征队的行动与印度洋的气象规律严重地不吻合。

好在至少做了一点生意,达伽马受到鼓舞,决定尝试在城里留下葡萄牙的永久性商业基地。他给扎莫林送去礼物,告知后者他打算离开,但要留一些人在当地继续从事贸易。同时,他要求扎莫林派使者(或人质)跟随他的船只返回葡萄牙。作为自己的礼物的报偿,他向扎莫林索要几袋香料,“如果他(扎莫林)希望的话,他(达伽马)可以付钱购买这些香料”。[28]

葡萄牙人与扎莫林的交流又变得很冰冷。达伽马的信使迪奥戈·迪亚士等了四天,才被带到扎莫林面前。扎莫林对达伽马的礼物不屑一顾,说达伽马理应将这些礼物送到他的大臣手中。接着,扎莫林要求葡萄牙人缴纳贸易税,“然后就可以离去;这是本国的规矩,也是来到本国的人必须遵守的规矩”。[29]迪亚士说,他会回去向达伽马禀报。但是,迪亚士和他带来的商品都被武装人员扣押在宫内。扎莫林禁止任何船只接近葡萄牙船只,他显然在担心葡萄牙人不交税就开溜。

双方的关系又一次恶化了。达伽马没有明白,所有商人都必须缴纳港口税,而他们留在岸上的可怜兮兮的商品甚至都不能算作抵押品。他对扎莫林举动的解读是,这位“基督徒国王”受到了穆斯林出于商业目的而进行的蛊惑;穆斯林告诉扎莫林,“我们是一群贼,如果我们航行到他的国家,就不会有商船从麦加来……也不会有商船从其他地方到卡利卡特……他从和葡萄牙人的贸易中得不到任何利润,因为我们没有什么东西拿得出手,还要掳掠他的财富,他的国家会因此垮掉”。[30]这种战略上的基本推断被后来的事件证明是正确的,尽管葡萄牙人的担忧——穆斯林“向国王送去丰厚的贿赂,要他抓捕并杀死我们”——可能是多余的。在这期间,达伽马一直都得到他们第一次登陆时遇到的两名突尼斯人的建议和辅佐。两名突尼斯人大力帮助葡萄牙人,去理解这个令人困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