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最后的航行(第6/9页)

国王还被要求出资在葡萄牙人的旧营地原址建造一座石质要塞,这是葡萄牙完全控制霍尔木兹的最后一步。阿尔布开克说,国王出这笔钱,只不过是偿还当初瓦加·阿塔欠葡萄牙人的债而已。

在阿尔布开克的建筑大师托马斯·费尔南德斯领导下,要塞工程的组织工作极其精细。他们从邻近一个岛屿运来石料,从大陆的窑运来砂浆。所有人——葡萄牙人、他们的印度士兵以及当地穆斯林,都对这项工程肃然起敬。三百人参加施工,分成十二组,每天有两组上工,劳动两天休息三天。5月3日,阿尔布开克和指挥官们为要塞正式奠基,在祈祷声中用锄头开挖壕沟。三天后,阿尔布开克肩膀上披着一块布,亲自搬运地基的第一块石头,在地上放了五个金币,然后将石头压在上面。

工程在炎炎赤日下不断推进。选址有问题。要塞位于海边,距离海水很近,地基的一部分必须在水下用防水水泥建造。葡萄牙人更愿意在夜间借助火把和月光劳动,但疲劳、热病和脱水让他们损失惨重。人群中暴发了痢疾,开始有人死亡。阿尔布开克对医生们非常恼火,因为他们挽救不了病员,要价还很高。“你们拿着医生的报酬,却对这种病一无所知,让为我主国王陛下效劳的人白白死掉。”他咆哮道,“很好,我来告诉你们,他们为什么会死。”他强迫医生们在毒日头下艰难地搬运石头,让他们体会一下劳动的辛苦。医生们最终被释放后,他又训斥他们:“现在我已经教训过你们了,从今往后你们应当能够治愈他们的病,把你们轻轻松松拿到的钱分一点给病人。我是以朋友的身份给你们善意的忠告,因为我不愿意看到你们坐在桨帆船上划桨。”[22]

总督始终亲临一线,鼓舞士气。他睡眠极少,饮食极少,很少离开要塞工地。他走出工地的时候,身后总是跟着一大群想看看他的人。他们走到要塞大门,亲吻他的手。他在印度洋已经成了一个传奇:他被誉为海上雄狮,“主持公道,统领海洋和陆地”。[23]波斯湾和更远地区的邻国君王寻求他的友谊。波斯统治者称他为“首领中的首领、众多指挥官的指挥官、幸运的雄狮、印度的总司令和总督”。[24]其他统治者送来画家,“为他绘制肖像”。[25]对阿尔布开克来说,这是他一生的巅峰时刻。“取得此项成绩之后,”他在给国王的信中写道,“我们就平定了整个印度,除了红海和亚丁。占领了霍尔木兹,让我们能够非常接近亚丁,并且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在印度的威望。”[26]他设想快速攻入红海,在马萨瓦建造要塞,控制珍珠养殖场,扼住伊斯兰世界和马穆鲁克苏丹国的咽喉。完全控制印度洋似乎指日可待。但在8月时,他不幸染上了痢疾。

阿尔布开克在印度洋已经南征北战九年。为了建设曼努埃尔一世的帝国,他持续不断地辛劳,不分昼夜地拼命工作。在这期间,他忍耐着长期航海、战争、阴谋和酷热。他曾在卡利卡特负伤,在苏门答腊岛遭遇海难,在坎纳诺尔被囚禁,在果阿被下毒。他也在曼杜比河的雨季中被围困了三个月。他曾谈判、威吓、劝诱和杀戮。在外界看来,他似乎刀枪不入。子弹和长矛不曾打倒他;炮弹曾从他耳边呼啸而过;在贝纳斯塔里姆,他在小船里站直身子嘲讽穆斯林炮手。但是,他已经年近花甲。有机会在近距离观察他的人,如他的秘书加斯帕尔·科雷亚,会发现“他垂垂老矣,身体非常羸弱”。如今,在霍尔木兹那令人难以忍受的酷热中,在碧蓝大海与耀眼的日光之下,在寸草不生的岩石上,他奄奄一息。

在他身边有一个名叫尼古劳·德·费雷拉的人,他之前作为霍尔木兹使者去了里斯本,现在回来了。阿尔布开克问他,自己在朝廷的地位如何。费雷拉或许是想粉饰实情,于是说国王非常看重阿尔布开克,所以希望他回到自己身边,在印度事务方面辅佐他。老人悲哀地答道:“在葡萄牙,没有一项荣誉能和当印度总督相比。在葡萄牙,工作累了可以休息。但我的残躯病体能休养多久?我的日子已经不多了,还有什么比在这些劳作中度过残年更美好的事情?这些工作让我感到自己还活着。”[27]印度是他毕生的冒险,他希望死在自己的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