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永嘉之乱 一 南匈奴兴起

晋武帝司马炎尽管比起他老爹司马昭差了许多,和他老祖父司马懿相比更是差之远矣,但无论如何还算是个精明之人,可是他的那位太子司马衷却是个地道的傻瓜。如果说东汉的灭亡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桓帝、灵帝的昏庸,蜀国的覆灭则与刘禅的资质愚钝大有关联,那么,这个白痴当上晋朝皇帝之时,也就意味着天下大乱的时间已经不远了。司马昭这家伙在耻笑刘禅昏庸之极的时候,如果知道自己的孙子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恐怕再难笑出来了吧,刘禅比起司马衷,简直是“小白痴见着大白痴”了。

用今天的医学术语来说,司马衷大概属于先天性的智力低下。

其实晋武帝在位的时候,也已经意识到让他这位太子当皇帝可能不太行。既然心里不放心,那自然还是有办法,办法之一,就是找些疑难国事考考太子。

于是有一次,他特地送给太子一堆有关日常公事的文书,要看看太子究竟如何处理。太子拿到文书,自然是答不上来,但没曾想这太子虽然是个白痴,他的老婆却相当厉害,这个女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丑女皇后贾南风。

贾南风能够成为太子妃,很大程度上源于她的出身,她父亲便是堂堂的晋朝开国权臣贾充。当初要册立太子妃的时候,武帝就对与贾家联姻这件事很有意见,他认为贾家是“妒而少子,丑而短黑”,这家的种不怎么样,可是由于皇后等人都是贾式一党,争执的结果武帝不得不让步,这才答应了这门亲事。

贾南风比太子还大两岁,果然是个忌妒成性的女人,她在后宫见到怀了太子孩子的侍妾,常常随手一把戟扔过去,当时就将胎儿活活打下来,真是既野蛮又血腥。武帝几度想废掉她,也都因为后宫和朝臣的反对而不了了之。贾南风玩弄权术的水准则更不是寻常后妃所及,在中国历史上也可以排得上号。

这一回武帝安排太子策试,明摆着是关系到太子是留是废的紧要大事,贾南风赶紧找来太子身边的能人,为他代写了一份答卷,文中是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贾南风看了很是高兴啊,心想将这份答卷上交,定能博得皇上的喜爱。

这时候她身边有个叫作张泓的太监提醒她说:“太子没有学问,这一点皇上也知道啊,如今要是把答卷写得如此引经据典,恐怕是会穿帮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太假了。”

贾南风一想,是啊,幸亏您给提个醒儿,赶紧让张泓重新写了份粗浅得多的答卷,叫那位白痴太子抄写一遍。

看起来,这位太子还不是文盲,能写那么几个字,弱智的程度还不算很深吧。

武帝一看答卷,啊,还可以呀,虽然答复得不怎么样,但终归还是明白事理的嘛,于是太子终于得到保全。

这位白痴太子当了皇帝以后,闹出的笑话还真不少。一次在后花园游玩,听到池子里的蛙声,他就问身边的太监们:“这小东西叫,是为官家呢,还是为私家呢?”(像是搞笑专家呀)

还真有位机灵的太监,想想就说:“在官地里的就为官家叫,在私地里的就为私家叫。”

后来天下饥荒,他听说有很多百姓饿死,觉得很怪,就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让他们吃肉粥呢?”

晋朝出了这么个傻皇帝,于是天下政纲大乱,内忧外患接踵而来。所谓“内忧”,就是长达十几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司马衷的叔伯兄弟们围绕着皇上的宝座,开始自相残杀,使得晋室内部已是奄奄一息;而所谓“外患”,那就是南匈奴刘渊部的兴起。

南匈奴的由来,源于汉高帝与冒顿单于和亲。一部分匈奴人在经过与汉朝皇室的多次和亲之后,和汉人相处的时间较多,他们的子孙认为自己是汉室皇族的后代,就改姓了汉朝皇帝的刘姓。